君如齊轅固,獨(dú)不類平津
出自宋代孫應(yīng)時(shí)《答王甫撫干和荊江亭韻》:
別時(shí)記撫掌,醉劇語無倫。
君如齊轅固,獨(dú)不類平津。
交游半白頭,心跡誰為陳。
由來松柏榦,不爭桃李春。
注釋參考
不類
(1).不善?!对姟ご笱拧ふ皡n》:“不弔不祥,威儀不類?!?毛 傳:“類,善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威儀有不善?!?晉 劉琨 《勸進(jìn)表》:“抗明威以攝不類,杖大順以肅宇內(nèi)?!薄杜f唐書·德宗紀(jì)下》:“秉心匪彝,自底不類。兇狡成性,扇構(gòu)多端。”
(2).作自謙之詞,猶不肖?!稌ぬ字小罚骸坝栊∽硬幻饔诘拢缘撞活??!?蔡沉 集傳:“不類猶不肖也?!?明 何景明 《六子詩序》:“六子者皆當(dāng)世之名士也,予以不類,得承契納,輔志勵(lì)益者多矣!”
(3).不同;不象。《逸周書·官人》:“言行不類,終始相悖,外內(nèi)不合?!?唐 韓愈 《石鼓歌》:“辭嚴(yán)義密讀難完,字體不類隸與科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水莽草》:“嗅之有異味,不類茶茗?!?郭沫若 《斷斷集·從典型說起--<豕蹄>的序文》:“這段故事既不類有心的揭發(fā),也不類任意的調(diào)皮。”
(4).不及于,不包括?!豆茏印ぞ枷隆罚骸捌溥x賢遂材也,舉德以就列,不類無德;舉能以就官,不類無能?!?/p>
平津
(1).坦途;大道。 晉 陶潛 《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(yuǎn)》詩:“平津茍不由,棲遲詎為拙?寄意一言外,茲契誰能別!” 唐 曇翼 《招隱》詩:“連峯數(shù)千里,修林帶平津?!?/p>
(2).古地名。 漢 時(shí)為 平津邑 , 武帝 封丞相 公孫弘 為 平津侯 ,即此。后多用為典,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(jí)官僚。 前蜀 貫休 《酬韋相公見寄》詩:“空諷 平津 好珠玉,不知更得及門么?” 宋 歐陽修 《寄題相州榮歸堂》詩:“不須授簡樽前客,好學(xué) 平津 自有文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東萊行》詩:“侍中叩閣數(shù)彊諫,上書對仗彈 平津 ?!?/p>
(3).舊時(shí) 北平 (今 北京 、 天津 )的并稱。 茅盾 《歡迎古物》:“ 平 津 尚未陷落,而古物已經(jīng)裝箱待運(yùn)。”
孫應(yīng)時(shí)名句,答王甫撫干和荊江亭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