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盧肇《和主司王起》
嵩高降德為時生,洪筆三題造化名。鳳詔佇歸專北極,
驪珠搜得盡東瀛。褒衣已換金章貴,禁掖曾隨玉樹榮。
明日定知同相印,青衿新列柳間營。
注釋參考
明日
明日 (míngrì) 明天 tomorrow 明日復明日 明日去?!濉?袁枚《黃生借書說》 明日徐公來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》 明日造朝?!啤?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相印
相投合,相一致。 魯迅 《集外集·俄文譯本<阿Q正傳>序及著者自敘傳略》:“在我自己,總仿佛覺得我們人人之間各有一道高墻,將各個分離,使大家的心無從相印?!?/p>
丞相之印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 應侯 因謝病,請歸相印。”《史記·張儀列傳》:“乃以相印授 張儀 ,厚賂之。” 唐 韓愈 《桃林夜賀晉公》詩:“手把命珪兼相印,一時重疊賞元功?!?/p>
青衿
(1).青色交領的長衫。古代學子和 明 清 秀才的常服?!对姟む嶏L·子衿》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” 毛 傳:“青衿,青領也。學子之所服。” 北周 庾信 《謝趙王賚息絲布啟》:“青衿宜襲,書生無廢學之詩;春服既成,童子得 雩 沂 之舞?!薄缎绿茣ざY樂志九》:“其日,鑾駕將至,先置之官就門外位,學生俱青衿服,入就位?!薄度辶滞馐贰返谒乃幕兀骸懊汕叭未笞趲熆佳a博士弟子員。這領青衿不為希罕,卻喜小侄的文章前三天滿城都傳遍了?!?/p>
(2).借指學子。 明 清 亦指秀才?!段簳ひ菔總鳌だ钪k》:“方欲訓彼青衿,宣揚墳典。” 唐 楊炯 《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圣廟堂碑文》:“絳帳語道,青衿質疑?!?清 紀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四》:“身列青衿,敗檢釀命。”自注:“科舉時稱秀才為青衿。” 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甲部第一章:“ 明 以來之文臣不為公侯,必待艱難考試乃得青衿?!?/p>
(3).穿青色衣服的人。多指青少年。 宋 蘇軾 《坤城節(jié)集英殿宴教坊詞·放小兒隊》:“青衿旅進,雖末技而畢陳;黃屋天臨,知下情之無壅?!?/p>
盧肇名句,和主司王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