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孔武仲《三峽橋》:
廬山到此深,面面皆疊嶂。
安知九江濱,自有三峽壯。
層崖合飛流,深谷呀百丈。
頗聞開辟初,融結固異狀。
帝遣六天丁,開鑿就空曠。
劃為雙門關,拔作兩城障。
喬林疊帷幄,怪石蹲犀象。
高泉落其間,快若翻甕盎。
雷動正轟磕,龍吟更凄愴。
縈流十里間,余怒猶奔放。
詩人細評品,價出瀑布上。
山祗苦悶蓄,可探不可望。
我來搜奇古,秋色正明亮。
初觀雖震慴,少定亦恬蕩。
復值朝日升,光景相蕩漾。
如倚明月宮,俯看銀河浪。
注釋參考
六天
(1). 漢 代緯書,附會五帝傳說和《史記·天官書》太微宮內有五星曰五帝座之文,謂天帝有六,即tian{1-1}皇大帝與五方之帝,是謂“六天”?!抖Y記·郊特牲》“郊特牲而社稷大牢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 鄭氏 ( 鄭玄 )謂天有六天。天為至極之尊,其體秪應是一,而 鄭氏 以為六者,指其尊極清虛之體,其實是一,論其五時生育之功,其別有五,以五配一,故為六天……《春秋緯》:‘紫微宮為大帝,又云北極耀魄寶?!衷疲骸笪m有五帝坐星,青帝曰靈威仰,赤帝曰赤熛怒,白帝曰白招拒,黑帝曰汁光紀,黃帝曰含摳紐?!俏宓叟c大帝六也?!焙笫赖弁踅继熘?,如 唐 初之《顯慶禮》,即用六天之說;至《開元禮》,遂廢而不用。
(2).謂人死后所居之六天宮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玉格》:“六天:一曰紂絶陰天宮,二曰泰煞諒事宮,三曰明辰耐犯宮,四曰怙照罪氣宮,五曰宗靈七非宮,六曰敢司連苑宮。人死皆至其中,人欲常念六天宮名。”
(3).道教謂上天分為六。《云笈七籤》卷八:“六天者,赤虛天、泰玄都天、清皓天、泰玄天、泰玄倉天、泰清天?!?唐 吳筠 《游仙》詩之十九:“導達三氣和,驅除六天靜。” 唐 吳筠 《步虛詞》之七:“豁落制六天,流鈴威百魔。”
(4).佛經有欲界六天: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須焰摩天(又稱夜摩天)、兜率陀天、樂變化天、他化自在天。見《楞嚴經》卷八。
開鑿
開鑿 (kāizáo) 挖掘河道、隧道等 cut (a canal,tunnel,etc.)空曠
空曠 (kōngkuàng) 視野開闊,無任何阻擋物 open;spacious孔武仲名句,三峽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