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黃澄《賣花聲》
人過天街,曉色擔(dān)頭紅紫。滿筠筐、浮光浪蕊。畫樓睡醒,正眼橫秋水。聽新腔、一聲催起。吟紅叫白,報道蜂兒知未。隔東西、余音軟美。迎門爭買,早斜簪云髻,助春嬌、粉香簾底。
注釋參考
浮光
(1).水面或物體表面反射的光。 南朝 陳 陰鏗 《渡青草湖》詩:“帶天澄迥碧,映日動浮光?!?唐 駱賓王 《在江南贈宋五之問》詩:“韞珠澄積潤,讓璧動浮光?!?明 文徵明 《歲暮雪晴山齋小詩》之九:“朝日照盂盎,浮光上虛楹?!?/p>
(2).指浮動的目光。 老舍 《蛤藻集·且說屋里》:“他的帶煙氣的臉上露出青筋,離離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?!?/p>
浪蕊
亦作“ 浪蘂 ”。1.盛開的花。 宋 葉適 《北齋》詩之二:“幽深容浪蘂,潤澤長芳荄?!?/p>
(2).不結(jié)實的花。喻指愛情不真摯、不專一。 明 梅鼎祚 《玉合記·投合》:“浮蹤雖浪蕊,薄命嘆飛蓬?!?/p>
黃澄名句,賣花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