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項(xiàng)斯《古觀》
置觀碑已折,看松年不分。洞中誰識(shí)藥,門外日添墳。
放去龜隨水,呼來鹿怕薰。壇邊見灰火,幾燒祭星文。
注釋參考
邊見
(1).見“ 邊執(zhí) ”。
(2).謙詞。淺見。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聲容·文藝》:“此予邊見,高明者閲之,勢必啞然一笑?!?/p>
灰火
(1).火灰,物體燃燒后的余燼。 唐 項(xiàng)斯 《古觀》詩:“壇邊見灰火,幾燒祭星文?!?/p>
(2).葭灰與燧火。指歲月、節(jié)候。 宋 陸游 《立秋后十日風(fēng)雨凄冷獨(dú)居有感》詩:“稍繙書冊讀,已念灰火跨。”參見“ 灰管 ”、“ 改火 ”。
星文
(1).星象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雜藝》:“及星文風(fēng)氣,率不勞為之。” 唐 沉彬 《入塞》詩之二:“苦戰(zhàn)沙門臥箭痕,戍樓閒上望星文?!?/p>
(2).指星神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六:“ 苕生 答之……客路偶然攜眷屬,游蹤未必感星文?!?/p>
(3).借指劍。 唐 劉長川 《寶劍篇》:“匣里星文動(dòng),環(huán)邊月影殘?!?/p>
(4).指佩劍的人。 唐 劉禹錫 《酬楊八庶子喜韓吳興與余同遷見贈(zèng)》詩:“星文辭北極,旗影度 東遼 ?!?/p>
(5).星光。 明 孫默 《舟泊富春》詩:“垂釣今何在,星文照旅魂?!?/p>
項(xiàng)斯名句,古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