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抝掛瓢枝,會移閬書帙。
出自唐朝皎然《渚山春暮,會顧丞茗舍,聯(lián)句效小庾體》
誰是惜暮人,相攜送春日。因君過茗舍,留客開蘭室。
--陸士修
濕苔滑行屐,柔草低藉瑟。鵲喜語成雙,花狂落非一。
--崔子向
煙濃山焙動,泉破水舂疾。莫抝掛瓢枝,會移閬書帙。
--皎然
頗容樵與隱,豈聞禪兼律。欄竹不求疏,網(wǎng)藤從更密。
--陸士修
池添逸少墨,園雜莊生漆。景晏枕猶奇支,酒醒頭懶櫛。
--崔子向
云教淡機慮,地可遺名實。應(yīng)待御荈青,幽期踏芳出。
--皎然
注釋參考
掛瓢
亦作“掛瓢”?!短接[》卷七六二引 漢 蔡邕 《琴操》:“ 許由 無杯器,常以手捧水。人以一瓢遺之, 由 操飲畢,以瓢掛樹。風(fēng)吹樹,瓢動,歷歷有聲。 由 以為煩擾,遂取捐之?!焙笠浴皰炱啊睘殡[居或隱者傲世的典故。 唐 錢起 《謁許由廟》詩:“松上掛瓢枝幾變,石間洗耳水空流?!?明 管正儀 《古先生墓》詩:“采薇非徇義,掛瓢非避榮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二》:“人人為 巢 許 ,則至今洪水橫流,併掛瓢飲犢之地亦不可得矣?!?/p>
書帙
(1).亦作“ 書袠 ”。書卷的外套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秦始皇》:“二人每假食於路,剝樹皮編以為書帙,以盛天下良書。”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雜說》:“上犢車蓬軬,及糊屏風(fēng)書袠,令不生蟲?!?/p>
(2).泛指書籍。 宋 蘇轍 《南窗》詩:“西齋書帙亂,南窗初日升?!?明 李贄 《與焦漪園》:“偶開書帙欲以散悶,而奇字奧義,無從問卜,反增悶耳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師作》詩之五:“回首外家書帙散,大儒門祚古難躋。”
皎然名句,渚山春暮,會顧丞茗舍,聯(lián)句效小庾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獲取顏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