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海渺無涯,火宅常自{1|1}焚
出自宋代黃榦《再和實(shí)之喜雨呈正之》:
苦海渺無涯,火宅常自{1|1}焚。
青衫不療饑,白首非工文。
勉策疲駑姿,舍已為人耘。
造物真小兒,苦樂胡不均。
突如四月時,梅雨成炎蒸。
安得玉燭調(diào),一晦復(fù)一明。
中夜忽自悟,感慨若有神。
有名汝不趨,有利汝不奔。
獨(dú)與迂闊友,卜鄰向東屯。
燕坐想羲皇,浩歌發(fā)商聲。
床頭有濁醪,嘯詠聊自傾。
又如苦旱中,一雨澗壑盈。
草木回春姿,萬象皆更新。
君今東屯成,拙寢復(fù)幾興。
我亦側(cè)西流,草閣時共憑。
長想千載上,依依耦耕人。
注釋參考
苦海
苦海 (kǔhǎi) 佛教比喻苦難煩惱的世間,也比喻困苦的處境 abyss of misery;sea of bitterness 脫離苦海無涯
無涯 (wúyá) 無盡;無限 boundless 災(zāi)禍無涯火宅
佛教語。多用以比喻充滿眾苦的塵世?!斗ㄈA經(jīng)·譬喻品》:“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……眾苦所燒,我皆拔濟(jì)?!?南朝 梁武帝 《寶亮法師<涅槃義疏>序》:“救灼燒於火宅,拯沉溺於浪海?!?唐 白居易 《贈曇禪師》詩:“欲知火宅焚燒苦,方寸如今化作灰。” 魯迅 《野草·死火》:“這是死火。有炎炎的形……疑這才從火宅中出。”
黃榦名句,再和實(shí)之喜雨呈正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