椒醑禮神慚德薄,圣朝當寧四時調(diào)
出自宋代張耒《和上維道祈雨有應》:
江鄉(xiāng)長夏亢陽驕,太息秋原稻穗焦。
暑氣暮收秦地火,雨聲秋響浙江潮。
夜齋涼送檐間滴,曉枕清聞竹上飄。
椒醑禮神慚德薄,圣朝當寧四時調(diào)。
注釋參考
椒醑
以椒浸制的芳烈之酒。 晉 張協(xié) 《洛禊賦》:“布椒醑,薦柔嘉,祈休吉,蠲百痾?!?唐 陸龜蒙 《和傷開元觀顧道士》:“藥奠肯同椒醑味,云謡空替薤歌聲?!?清 王焜 《虎丘二姜先生祠》詩:“下馬行人奠椒醑,千秋 孤竹 并光輝?!?/p>
禮神
祭神。《文選·揚雄<甘泉賦>》:“集乎禮神之囿,登乎頌祇之堂。” 李善 注:“禮神,謂祭天也?!?/p>
慚德
亦作“慙德”。因言行有缺失而內(nèi)愧于心?!稌ぶ衮持a》:“ 成湯 放 桀 于 南巢 ,惟有慙德,曰:‘予恐來世以臺為口實?!薄逗鬂h書·郭太傳》:“﹝ 蔡邕 ﹞謂 涿郡 盧植 曰:‘吾為碑銘多矣,皆有慙德,唯 郭有道 無愧色耳?!?唐 李白 《與賈少公書》:“方之二子,實有慚德,徒塵忝幕府,終無能為?!?章炳麟 《中華民國解》:“其素性貪饕,以苞萱為應有,慙德在躬,即無以廉問羣吏?!?/p>
圣朝
[one's own royal court] 封建時代稱本朝
圣朝赦罪責功,棄瑕錄用。——南朝梁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
詳細解釋封建時代尊稱本朝。亦作為皇帝的代稱?!稘h書·兩龔傳》:“圣朝未嘗忘君,制作未定,待君為政,思聞所欲施行,以安海內(nèi)?!?晉 李密 《陳情事表》:“逮奉圣期,沐浴清化?!?唐 岑參 《寄左省杜拾遺》詩:“圣朝無闕事,自覺諫書稀?!?明 何景明 《隴右行送徐少參》詩:“ 秦 日 長城 號塞垣, 漢 時故郡稱 天水 ,圣朝掃蕩無烽煙,射獵之地為桑田?!?清 曾國藩 《江寧府學記》:“今兵革已息,學校新立,更相與講明此義,上以佐圣朝匡直之教,下以闢異端而迪吉士。”
當寧
(1).處在門屏之間。寧,古代宮室門內(nèi)屏外之地。君主在此接受諸侯的朝見?!抖Y記·曲禮下》:“天子當寧而立,諸公東面,諸侯西面,曰朝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天子當寧而立者,此為春夏受朝時也。寧者,《爾雅》云:‘門屏之間謂之寧?!?郭 注云:‘人君視朝所寧立處?!焙笠浴爱攲帯敝富实叟R朝聽政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陳公九錫文》:“酬庸報德,寂爾無聞,朕所以垂拱當寧,載慚懷悸者也?!?唐 張說 《開元正歷握乾符頌》:“﹝圣上﹞受禪當寧,而光大前烈;垂統(tǒng)拜璧,而慎寧后嗣?!?宋 陳亮 《論開誠之道》:“平居則何官不可為,緩急則何人不退縮!是宜陛下當寧而嘆天下人才無一之可用?!眳⒁姟?當扆 ”。
(2).指皇帝。 唐 白居易 《畫元始天尊贊序》:“﹝皇帝﹞命設繪素,展儀形,五彩彰施,七寳嚴飾:所以表當寧之瞻仰,感在天之圣神。” 宋 陳造 《贈錢郎中》詩:“孤忠當寧知,宏圖時宰領。” 明 李東陽 《同年祭陸鼎儀文》:“疾疢嬰其志意,造化歛其形軀。當寧臨軒而嗟悼,士林掩涕而欷歔。”
時調(diào)
(1).猶時俗。 唐 孟郊 《勸善吟》:“顧余昧時調(diào),居止多疏慵。”
(2).在一個地區(qū)流行的各種時興小調(diào)、小曲,有的已發(fā)展成曲藝,有演唱,有伴奏。 姚華 《曲海一勺·時詩》:“是即今語所謂時調(diào),其所流傳,則《絃索西廂》,至今存焉?!?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四:“上自王侯,下至旗兵,他們都會唱二簧、單弦、大鼓與時調(diào)?!?/p>
張耒名句,和上維道祈雨有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