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戴復(fù)古《江漲見移居者》:
夏潦連秋漲,人家水半門。
都拋破茅屋,移住小山村。
聒聒籠雞犬,累累帶子孫。
安居華屋者,應(yīng)覺此身尊。
注釋參考
茅屋
茅屋 (máowū) 用蘆葦、稻草等苫蓋屋頂?shù)暮?jiǎn)陋房子 thatched cottage;hut移住
遷居。 唐 杜甫 《曲江》詩之三:“自斷此生休問天, 杜曲 幸有桑麻田,故將移住 南山 邊?!?/p>
小山
文體名。 漢 王逸 《<楚辭·招隱士>解題》:“昔 淮南王 安 博雅好古,招懷天下俊偉之士,自八公之徒,咸慕其德而歸其仁。各竭才智。著作篇章,分造辭賦,以類相從,故或稱小山,或稱大山,其義猶《詩》有小雅、大雅也?!眳⒁姟?大山小山 ”。
戴復(fù)古名句,江漲見移居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