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乘游仙宗有道,三車引路本無塵
出自唐代廣宣《安國寺隨駕幸興唐觀應(yīng)制》:
東林何殿是西鄰,禪客垣墻接羽人。
萬乘游仙宗有道,三車引路本無塵。
初傳寶訣長生術(shù),已證金剛不壞身。
兩地盡修天上事,共瞻鑾駕重來巡。
注釋參考
萬乘
萬乘 (wànshèng) 車輛 chariot 指天子。周制,天子地方千里,出兵車萬乘,諸侯地方百里,出兵車千乘,故稱天子為“萬乘” emperor 使敵萬乘?!俄n非子·五蠹》 致萬乘之勢(shì)?!獫h· 賈誼《過秦論》游仙
(1).漫游仙界。 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品詩》:“混俗同魚服,游仙學(xué)紫綃?!?清 周亮工 《次清風(fēng)店詠黃芽菜》:“住寺莫教流敗葉,游仙應(yīng)學(xué)煮甜霜?!?清 龔自珍 《木蘭花慢》詞:“無奈游仙覺后,碧云垂到而今。”
(2).指 晉 郭璞 所作《游仙詩》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《翰林》以為詩首,但《游仙》之作,詞多慷慨,乖遠(yuǎn)玄宗?!?章炳麟 《辨詩》:“ 漢 《郊祀歌》有《日出入》一章,其聲熙熙,悲而不傷,詞若《游仙》,乃足以作將帥之氣,雖《云門》《大卷》弗過也?!?/p>
(3).泛指游仙詩。 唐 楊炯 《群官尋楊隱居詩序》:“《游仙》可致,無勞 郭璞 之言;《招隱》成文,敢嗣 劉安 之作?!?/p>
古人謂游心仙境,脫離塵俗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七召·神仙》:“洗精服食,慕道游仙。” 唐 廣宣 《安國寺隨駕幸興唐觀應(yīng)制》詩:“萬乘游仙宗有道,三車引路本無塵。” 宋 沉遘 《七言齋居寄楊祖二閣老》:“蕭灑城南尺五天,盡涼高枕夢(mèng)游仙?!?清 周亮工 《同人柏臺(tái)茅屋成》詩:“游仙未必此中閒,百念難刪竟自刪?!?/p>
有道
有道 (yǒudào) :有德有才或通達(dá)事理 capable;proficient :指政治清明,有德政 be honest and upright 就有道而正也?!濉?劉開《問說》 有道之士?!秴问洗呵铩げ旖瘛?h3>三車(1).佛教語。喻三乘。謂以羊車喻聲聞乘(小乘),以鹿車喻緣覺乘(中乘),以牛車喻菩薩乘(大乘)。見《法華經(jīng)·譬喻品》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緣覺聲聞合贊》:“誘以涅槃,救爾生老。肇元三車,翻乘一道。” 唐 李白 《僧伽歌》:“真僧法號(hào)號(hào) 僧伽 ,有時(shí)與我論三車?!?王琦 注:“三車,謂羊車、鹿車、牛車也……當(dāng)是以三獸之力有大小,三車之所載有多寡,喻三乘諸賢圣道力之深淺耳?!?明 唐順之 《山行即事》詩:“相期 白社 里,共聽演三車?!?清 錢謙益 《仙壇唱和詩》之二:“《妙華》已悟三車法,臺(tái)教今為繼別宗?!眳⒁姟?三乘 ”。
(2). 唐 窺基 博通釋典,嘗至 太原 傳法,以三車自隨,前車載釋典,中車自乘,后車載妓仆食饌。路遇一老父點(diǎn)化,頓悔前非,只身前往。后成為法相宗大師。見 宋 贊寧 《唐京兆大慈恩寺窺基傳》。詩文中亦有用其事者。 唐 杜甫 《酬高使君相贈(zèng)》詩:“雙樹容聽法,三車肯載書。” 錢謙益 箋:“此詩正用 慈恩 事也。言如容我雙樹聽法,亦應(yīng)許我如 慈恩 三車自隨,但我只辦用以載書耳。”
引路
(1).起程,上路?!吨軙だ铄鰝鳌罚骸?弼 每率兵征討,朝受令,夕便引路,不問私事,亦未嘗宿於家?!?/p>
(2).帶路。 唐 劉禹錫 《答張侍御賈喜再登科》詩:“又被時(shí)人寫姓名,春風(fēng)引路入京城。”《西游記》第五三回:“ 孫大圣 前邊引路, 豬八戒 攏了繮繩?!?張恨水 《啼笑因緣》第十回:“兩個(gè)大兵在前引路?!?/p>
無塵
不著塵埃。常表示超塵脫俗。 唐 崔櫓 《蓮花》詩殘句:“無人解把無塵袖,盛取殘香盡日憐?!?唐 杜荀鶴 《題戰(zhàn)島僧居》詩:“師愛無塵地,江心島上居。”
廣宣名句,安國寺隨駕幸興唐觀應(yīng)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