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迷誰定知迷否,趁取滂沱好雨初
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劉貢父西掖種竹》:
竹迷誰定知迷否,趁取滂沱好雨初。
栽向鳳池吹律處,劚從蕓閣殺青余。
迎風一嘯朝回早,弄月相差直宿疏。
應怪籍咸林下客,相看不飲作除書。
〈仲馮方作左史,必與貢父并直于此。
〉
注釋參考
竹迷
即竹醉日。 宋 蘇轍 《次韻劉貢父西掖種竹》:“竹迷誰定知迷否,趂取滂沲好雨初?!眳⒁姟?竹醉日 ”。
趁取
亦作“趂取”。1.猶獲取。 唐 裴铏 《傳奇·盧涵》:“ 涵 大恐栗,方悟怪魅,遂擲出戶,解小馬而走。青衣連呼數(shù)聲,曰:‘今夕事,須留郎君一宵,且不得去。’知勢不可,又呼:‘東邊 方大 ,且與我趁取遮郎君?!砺劙亓种杏幸淮鬂h,應聲甚偉?!?/p>
(2).猶趁著。取,助詞。 宋 張耒 《明道雜志》:“又有一官人談語好文。嘗謁一班行,臨退,揖而前曰:‘未敢款談,旦夕專候宇下?!嘈凶魃唬骸稳缵f取今日晴暖説了。’而此官人了不解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收京》:“春深四野農(nóng)事早,恰趁取甲兵初釋?!?清 陳維崧 《望梅·春城望紙鳶》詞:“正偷將殘線,趂取新晴,恣情游賞。”
滂沱
滂沱 (pāngtuó) pouring;torrential 形容雨下得很大 比喻眼淚流得很多,哭得厲害 涕淚滂沱 形容水流盛大的樣子 surging蘇轍名句,次韻劉貢父西掖種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