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韓維《奉寄汝守仲儀舅》:
嘗提十萬師,為國捍羌寇。
嚴(yán)兵坐大府,諸將無與右。
旌纛儼成列,鐘鼓振前后。
曰賞固自我,有誅孰敢救。
勝勢前已次,威聲日西走。
功名未及建,得此山城守。
捧詔顧東路,怡然引車就。
窮秋過舊許,整駕一來覯。
高談不知疲,輒用火繼晝。
卒無慍黜端,少以顏色漏。
乃知君子心,得喪不自囿。
悔非自取之,于道有不受。
徒然頌德美,洪量詎窺究。
孤城俯清汝,山勢遠(yuǎn)相斗。
公庭日無事,燕坐陰華構(gòu)。
林寒山雪飛,地靜玉泉漱。
于茲樂天理,足使道牙茂。
時寄新詩章,窮閭慰衰疚。
注釋參考
君子
君子 (jūnzǐ) 對統(tǒng)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gentleman 彼君子兮。——《詩·魏風(fēng)·伐檀》 君子不齒。——唐· 韓愈《師說》 君子寡欲。——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 君子多欲。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a man of noble character 不亦君子乎?!墩撜Z》 君子有不戰(zhàn)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 君子博學(xué)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(xué)》 花之君子?!濉?周容《芋老人傳》 對別人的尊稱 honorific title to thers 君子書敘?!啤?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君子登山?!鳌?顧炎武《復(fù)庵記》 同社諸君子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君子之后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得喪
(1).猶得失。指名利的得到與失去?!肚f子·田子方》:“而況得喪禍福之所介乎!”《韓詩外傳》卷四:“天子不言多少,諸侯不言利害,大夫不言得喪,士不言通財貨,不賈於道?!?宋 梅堯臣 《村墅閑居》詩:“古來得喪何須問,世上榮枯只等閒。” 清 劉大櫆 《難言三》:“人之有窮通得喪,天也?!眳⒁姟?得失 ”。
(2).偏指失。指喪失名利。 宋 蘇舜欽 《答馬永書》:“謂予不以得喪累其所守,不為怨憤不懌之詞?!眳⒁姟?得失 ”。
自囿
自己束縛自己。 清 譚嗣同 《石菊影廬筆識·思篇十七》:“鳶飛魚躍,《中庸》所以察上下,於以見大道為公,無容以自私者自囿也?!?孫中山 《上李鴻章書》:“逮乎 法 釁告平之后,士大夫多談洋務(wù)矣,而拘迂自囿之輩,亦頗欲馳域外之觀,此風(fēng)氣之變革,亦強(qiáng)弱之轉(zhuǎn)機(jī)。” 郭沫若 《文藝論集·雅言與自力》:“在未用自己腦力去求理解之前,或先讀人的評論以自囿,或僅讀一書的序言而了事?!?/p>
韓維名句,奉寄汝守仲儀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開心甜甜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