梵林遺址在松蘿,四十年來兩度過。
出自唐朝袁皓《重歸宜春經(jīng)過萍川題梵林寺》
梵林遺址在松蘿,四十年來兩度過。瀘水東奔彭蠡浪,
萍川西注洞庭波。村煙不改居人換,官路無窮行客多。
拖紫腰金成底事,憑闌惆悵欲如何。
注釋參考
梵林
佛寺。 明 許自昌 《水滸記·投膠》:“他鼾眠梵林,又誰知擒同臂鷹。我疑為緑林。” 清 唐孫華 《南廣寺訪印公大師》詩:“槐影緣碕岸,籬門識(shí)梵林?!?/p>
遺址
遺址 (yízhǐ) 古人遺留下來的城堡、村落或寺廟等建筑基地 ruins;relics 古城遺址松蘿
亦作“ 松羅 ”。1.即女蘿。地衣門植物。體呈絲狀,直立或懸垂,灰白或灰綠色,基部多附著在松樹或別的樹的樹皮上,少數(shù)生于石上??扇胨?,有祛寒退熱的作用?!对姟ば⊙拧ろ熪汀贰笆\與女蘿,施於松上” 毛 傳:“女蘿、兔絲,松蘿也?!?唐 黃滔 《敷水盧校書》詩:“宅帶松蘿僻,日唯猿鳥親?!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木四·松蘿》:“松蘿能平肝邪、去寒熱,同瓜蒂諸藥則能吐痰。”
(2).借指山林。 唐 王維 《別輞川別業(yè)》詩:“依遲動(dòng)車馬,惆悵出松羅?!?唐 孟郊 《擢第后東歸書懷》詩:“松蘿雖可居,青紫終當(dāng)拾?!?宋 蘇軾 《杜處士傳》:“古人有三聘而起松蘿者,迫實(shí)用也?!?/p>
(3).茶名。因產(chǎn)于 安徽省 歙縣 松蘿山 ,故名。 明 許次紓 《茶疏·產(chǎn)茶》:“若 歙 之松羅, 吳 之虎邱, 錢唐 之龍井,香氣穰郁,并可雁行?!?/p>
年來
1.近年以來或一年以來。 2.年歲到來。度過
度過 (dùguò) 讓時(shí)間在工作、生活、娛樂、休息中消失 pass 在海灘上度過了夏天 生活了一段時(shí)間 spend 度過了自己的一生袁皓名句,重歸宜春經(jīng)過萍川題梵林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