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客巾屨樣,上清朝禮儀
出自唐代皮日休《太湖詩三宿神景宮》:
古觀岑且寂,幽人情自怡。
一來包山下,三宿湖之湄。
況此深夏夕,不逢清月姿。
玉泉浣衣后,金殿添香時(shí)。
客省高且敞,客床蟠復(fù)奇。
石枕冷入腦,筍席寒侵肌。
氣清寐不著,起坐臨階墀。
松陰忽微照,獨(dú)見螢火芝。
素鶴警微露,白蓮明暗池。
窗欞帶乳蘚,壁縫含云蕤。
聞磬走魍魎,見燭奔羈雌。
沆瀣欲滴瀝,芭蕉未離披。
五更山蟬響,醒發(fā)如吹篪。
杉風(fēng)忽然起,飄破步虛詞。
道客巾屨樣,上清朝禮儀。
明發(fā)作此事,豈復(fù)甘趨馳。
注釋參考
道客
道士。 唐 張籍 《和左司元郎中秋居》之八:“盡得仙家法,多持道客齋?!?唐 皮日休 《五貺詩·華頂杖》:“金庭仙樹枝,道客自攜持。”
上清
(1).上天;天空?!稘h書·揚(yáng)雄傳下》“不能撠膠葛” 唐 顏師古 注:“膠葛,上清之氣也。” 唐 齊己 《賀雪》詩:“上清凝結(jié)下乾坤,為瑞為祥表致君。”
(2).道家所稱的三清境之一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三:“其三清境者, 玉清 、 上清 、 太清 是也。亦名三天,其三天者, 清微天 、 禹餘天 、 大赤天 是也…… 靈寶君 治在 上清境 ,即 禹餘天 也?!薄毒劳ㄑ浴れ宏枌m鐵樹鎮(zhèn)妖》:“ 蘭公 煉丹已成,舉家服之,老者髮白反黑,少者辟穀無飢,遠(yuǎn)近聞之,皆知其必飛昇上清也?!?/p>
(3).用以指道觀或道長。 唐 白居易 《酬贈李煉師見招》詩:“幾年司諫直 承明 ,今日求真禮上清。” 明 朱權(quán) 《荊釵記·薦亡》:“特朝拜上清,仗此名香表志誠,亡妻滯水濱,愿神魂得上升。”
(4). 唐 柳珵 《上清傳》云,丞相 竇參 為政敵所誣,自知將敗,囑其婢 上清 入宮為婢,為之辯白, 上清 后果入宮,向 德宗 辯其誣。見《太平廣記》卷二七五引《異聞集》。后因以“上清”稱婢?!锻ㄑ拧しQ謂》:“婢亦謂之上清。 柳珵 《上清傳》, 溫公 《考異》引之……事雖不可信,然當(dāng)時(shí)稱婢為上清,亦常語也?!?/p>
朝禮
(1).參拜;朝拜。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王命工以良金寫 范蠡 之狀,而朝禮之?!?唐 鄭處誨 《明皇雜錄》卷下:“今則將行朝禮,爰申寵命,可授銀青光祿大夫,賜號 通玄先生 ?!薄段饔斡洝返谒幕兀骸?悟空 挺身在旁,且不朝禮,但側(cè)耳以聽 金星 啟奏?!?魯迅 《故事新編·起死》:“﹝ 莊子 ﹞又拱兩手向天,提高了喉嚨,大叫起來:‘至心朝禮,司命大天尊?!?/p>
(2).調(diào)習(xí),訓(xùn)練。朝,通“ 調(diào) ”。《荀子·哀公》:“今 東野畢 之馭,上車執(zhí)轡,銜體正矣,步驟馳騁,朝禮畢矣?!?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:“上句言馭之習(xí),下句言馬之習(xí)也。朝,與‘調(diào)’古字通……此言馬之馳驟皆調(diào)習(xí)也?!?/p>
皮日休名句,太湖詩三宿神景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