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芾《和陶神釋》:
人生稟一氣,自微而至著。
不問富與貧,不論新與故。
自有形影初,我便相親附。
二子既有言,我寧無一語。
汝形未生時,影復(fù)在何處。
偶與我有緣,同生復(fù)同住。
幸我所依人,造理仍知數(shù)。
身雖未溘然,已辦周身具。
得酒即忘懷,寧復(fù)顧毀譽(yù)。
醒即看云眠,目送孤鴻去。
我亦得安閑,不憂還不懼。
說與二子知,莫為身外慮。
注釋參考
目送
[gaze after;follow with one's eyes;watch sb.to go] 用目光送別離去的人或物
詳細(xì)解釋以目光相送。語本《左傳·桓公元年》:“目逆而送之。”《史記·留侯世家》:“四人為壽已畢,趨去,上目送之。”《南史·袁憲傳》:“ 憲 時年十四,被召為《正言》生,祭酒 到溉 目送之,愛其神采?!?明 吳承恩 《千秋歲》詩:“欲行頻目送,未語先眉?xì)a。” 巴金 《寒夜》一:“他目送著他們,他用羨慕的眼光看他們?!?/p>
孤鴻
孤單的鴻雁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詩》之一:“孤鴻號外野,朔鳥鳴北林?!?唐 張九齡 《感遇》詩之四:“孤鴻海上來,池潢不敢顧。側(cè)見雙翠鳥,巢在三珠樹?!?宋 蘇軾 《卜算子·黃州定慧院寓居作》詞:“缺月掛疏桐,漏斷人初靜。誰見幽人獨(dú)往來?縹緲孤鴻影。” 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被擒》:“看天外孤鴻 北海 回,要寫封音書去?!?明 周岐 《塞下曲》:“橫角夜吹聞四野,長戈朝試解重圍。關(guān)山多少征人淚,不及孤鴻天外歸?!?/p>
吳芾名句,和陶神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嗷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