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善珍《辭觀文趙忠惠墳》:
公歸兜率,局面屢變。
青云交絕,珠履客散。
白傳草堂,裴公經(jīng)院。
僧定未起,樵柯將爛。
老鶴倦飛,不慕霄漢。
駑馬戀主,非貪豆棧。
風雨憂愁,常占春半。
昔倚山岳,今悲露電。
語猶在耳,事不如愿。
病憶故鄉(xiāng),一筇易辦。
受恩莫報,遲回眷眷。
入西州門,淚流被面。
知音永已,弦斷琴爨。
袖香告辭,用寫繾綣。
注釋參考
知音
知音 (zhīyīn)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,鐘子期善于聽琴,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’s talents 子期死, 伯牙絕弦,以無知音者。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,能賞識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; bosom friend斷琴
據(jù)《呂氏春秋·本味》載, 伯牙 善鼓琴, 鍾子期 為其知音。 鍾子期 亡故, 伯牙 為之破琴絕弦,終身不復鼓琴。后以“斷琴”為痛惜知音死亡之典。 清 周亮工 《哭陳開仲》詩:“披帷老蠹號殘帙,漬酒窮交哭斷琴。”參見“ 斷弦 ”。
釋善珍名句,辭觀文趙忠惠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