臘月凝陰積帝臺(tái),豪歌擊鼓送寒來(lái)。
出自唐朝張說(shuō)《雜曲歌辭·蘇摩遮》
摩遮本出海西胡,琉璃寶服紫髯胡。
聞道皇恩遍宇宙,來(lái)時(shí)歌舞助歡娛。
繡裝帕額寶花冠,夷歌騎舞借人看。
自能激水成陰氣,不慮今年寒不寒。
臘月凝陰積帝臺(tái),豪歌擊鼓送寒來(lái)。
油囊取得天河水,將添上壽萬(wàn)年杯。
寒氣宜人最可憐,故將寒水散庭前。
惟愿圣君無(wú)限壽,長(zhǎng)取新年續(xù)舊年。
昭成皇后帝家親,榮樂(lè)諸人不比倫。
往日霜前花委地,今年雪后樹(shù)逢春。
注釋參考
臘月
臘月 (làyuè) 農(nóng)歷十二月 the 12th lunar month; the 12th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寒冬臘月凝陰
(1).指陰云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撰征賦》:“視曾云之崔巍,聆悲飊之掩屑。彌晝夜以滯淫,怨凝陰之方結(jié)。望新晴於落日,起明光於躋月。” 唐 張說(shuō) 《入?!吩?shī)之一:“乘桴入南海,海曠不可臨。茫茫失方面,混混如凝陰?!?宋 蘇轍 《賀雪御筵謝狀》之二:“伏以近自頻年,每愆時(shí)雪。圣心勤念,雖淵默以無(wú)言;天意密符,變凝陰而有作,飛花先自於宮闕,布潤(rùn)俄遍於寰瀛。”
(2).陰涼之氣。 三國(guó) 魏 應(yīng)璩 《百一詩(shī)》之二:“室廣致凝陰,臺(tái)高來(lái)積陽(yáng)?!?唐 許敬宗 《奉和儀鸞殿早秋應(yīng)制》詩(shī):“高殿凝陰滿,雕窗艷曲流。”
(3).凝聚的陰氣。 清 戴名世 《<兒易>序》:“君子讀 崇禎 之事,以為當(dāng)此之時(shí),凝陰感召,連類并進(jìn),於卦為《否》之初六,其禍方形而未有止也?!?/p>
帝臺(tái)
(1).古代神話中的神仙名?!渡胶=?jīng)·中山經(jīng)》:“﹝ 休與山 ﹞上有石焉,名曰 帝臺(tái) 之棋,五色而文,其狀如鶉卵。 帝臺(tái) 之石,所以禱百神者也?!?郭璞 注:“ 帝臺(tái) ,神人名?!?南朝 宋 顏延之 《赭白馬賦》:“覲 王母 於 崑墟 ,要 帝臺(tái) 於 宣岳 ?!?/p>
(2).猶帝闕。 唐 駱賓王 《和孫長(zhǎng)史秋日臥病》詩(shī):“ 霍 第疏天府, 潘 園近帝臺(tái)?!?宋 范仲淹 《送江南運(yùn)使張傅度支》詩(shī):“啟心知有嘉謨?cè)?,足亂云霓憶帝臺(tái)。”
豪歌
猶高歌。 唐 張說(shuō) 《蘇摩遮》詩(shī)之三:“臘月凝陰積帝臺(tái),豪歌急鼓送寒來(lái)?!?/p>
擊鼓
擊鼓 (jīgǔ) 打鼓作聲;用鼓聲打出信號(hào)或表示愿望 beat a drum 擊鼓(吹號(hào))要求休戰(zhàn)談判張說(shuō)名句,雜曲歌辭·蘇摩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