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趙師俠《促拍滿路花》
栽花春爛漫,疊石翠巑岏。小亭相對(duì)倚,數(shù)峰寒。主人尋勝,接竹引清泉。鑿破蒼苔地,一掬泓澄,六花疑是深淵。向閑中、百慮け然。情事寄鳴弦。爐香陪茗碗,可望言。噴珠濺雪,歷歷聽潺湲。塵世知何計(jì),不老朱顏,靜看日月跳丸。
注釋參考
情事
(1).事實(shí),情況。《莊子·天地》:“畢見其情事,而行其所為?!?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解紛》:“夜深屏人與語,告以情事,欲令逃匿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史書占畢四》:“ 杜工部 云:‘伯仲之間見 伊 呂 ?!w千載論 孔明 者,至是始定。孰謂文人筆端迂遠(yuǎn)情事,亡足重輕哉?” 清 梅曾亮 《陸母林孺人像贊》:“乃録其德行焯焯者數(shù)十事,示年家子 梅曾亮 ,命為之贊,且敍其不可已之情事。” 蔣光慈 《一個(gè)從紅軍退伍歸農(nóng)的兵士》詩:“終日里在槍林彈雨之中過生活,幾幾乎把家園的情事全忘完?!?/p>
(2).情意?!端螘の涞奂o(jì)中》:“今當(dāng)奉辭西斾,有事 關(guān) 河 ,弱嗣叨蒙,復(fù)忝今授,情事chan{1|1}綿,可謂深矣?!?宋 孫光憲 《浣溪沙》詞:“醉后愛稱嬌姐姐,夜來留得好哥哥,不知情事久長么?”
鳴弦
亦作“ 鳴絃 ”。 1.《論語·陽貨》:“子在 武城 ,聞弦歌之聲。”原謂 子游 以禮樂為教,故邑人皆弦歌。后以“鳴弦”泛指官吏治政有道,百姓生活安樂?!逗鬂h書·循吏傳贊》:“一夫得情,千室鳴弦。” 李賢 注:“一夫謂守長也。千室謂黎庶。言上得化下之情,則其下鳴弦而安樂也?!?宋 曾鞏 《送韓玉汝使兩浙》詩:“使傳東馳下九天,此邦曾屈試鳴弦?!?/p>
(2).撥動(dòng)琴弦,使之作響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燕歌行》之一:“援琴鳴弦發(fā)清音,短歌微吟不能長?!?/p>
(3).指琴瑟琵琶等弦樂器。 晉 陶潛 《閑情賦》:“仰睇天路,俯促鳴絃?!?南朝 梁簡文帝 《戲贈(zèng)麗人》詩:“但歌聊一曲,鳴弦未息張。” 唐 楊炯 《和鄭校仇內(nèi)省眺矚思鄉(xiāng)懷友》:“頽風(fēng)暌酌羽,流水曠鳴絃。” 清 褚人穫 《堅(jiān)瓠秘集·李近樓琵琶》:“《耳譚》載京師瞽者 李近樓 ,籍錦衣千戶,善琵琶,能左右手。彈新聲古曲,無不絶妙,平生羈愁哀怨,及人己胸中事,皆於鳴弦鐵撥發(fā)之,令人髮上指,淚交下?!?/p>
(4).指弓弦。 唐 李白 《秋獵孟諸夜歸》詩:“駿發(fā)跨名駒,雕弓控鳴弦?!?/p>
趙師俠名句,促拍滿路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