磊磊洞庭石,渺渺蒼梧云
出自宋代方信孺《題萬(wàn)歲寺》:
磊磊洞庭石,渺渺蒼梧云。
客行離騷國(guó),長(zhǎng)歌酹湘君。
湘君不可見(jiàn),古廟藏江氛。
空壇頗亡恙,誰(shuí)為真將軍。
注釋參考
磊磊
(1).眾多委積貌?!冻o·九歌·山鬼》:“采三秀兮於山間,石磊磊兮葛蔓蔓。”《文選·宋玉<高唐賦>》:“礫磥磥而相摩兮,巆震天之礚礚?!?李善 注:“磥磥,眾石貌?!?唐 張籍 《新桃行》:“明年結(jié)其實(shí),磊磊充汝家。” 宋 王明清 《揮麈后錄》卷二:“石磊磊以巉巖,木森森而聳秀?!?清 劉大櫆 《游黃山記》:“石崖中凹而旁哆,層石磊磊。”
(2).圓轉(zhuǎn)貌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雜文》:“足使義明而詞浄,事圓而音澤,磊磊自轉(zhuǎn),可稱珠耳?!?/p>
(3).形容襟懷坦白,志節(jié)分明。 唐 韓愈 《答劉秀才論史書(shū)》:“夫圣 唐 鉅跡,及賢士大夫事,皆磊磊軒天地,決不沉沒(méi)?!?宋 曾鞏 《上歐陽(yáng)學(xué)士第一書(shū)》:“其仁與義磊磊然橫天地,冠古今?!?明 唐順之 《重修解州關(guān)侯廟開(kāi)顏樓記》:“蓋侯之大節(jié)磊磊如此?!?明 無(wú)名氏 《鳴鳳記·三臣謫戍》:“養(yǎng)就的是丹心,靖獻(xiàn)的是葵誠(chéng),磊磊睜睜,巍巍耿耿?!?/p>
(4).高大。 明 顧起綸 《國(guó)雅品·士品四》:“ 高參政 子業(yè) ,負(fù)奇氣,博雅情,其為詩(shī)若磊磊喬松,凌風(fēng)逈秀,響振虛谷?!?/p>
洞庭
(1).廣闊的庭院。《莊子·天運(yùn)》:“帝張《咸池》之樂(lè)於洞庭之野?!?成玄英 疏:“洞庭之野,天池之間,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爾乃御文軒,臨洞庭。” 宋 蘇軾 《坤成節(jié)集英殿教坊詞·教坊致語(yǔ)》:“洞庭九奏,始識(shí)《咸池》之音;靈岳三呼,共獻(xiàn)后天之祝。”
(2).湖名。即 洞庭湖 ?!俄n非子·初見(jiàn)秦》:“ 秦 與 荊 人戰(zhàn),大破 荊 ,襲 郢 ,取 洞庭 、 五渚 、 江 南?!?唐 韓愈 《岳陽(yáng)樓別竇司直》詩(shī):“ 洞庭 九州間,厥大誰(shuí)與讓?” 清 葉廷琯 《鷗陂漁話·莪州公詩(shī)》:“ 洞庭 春水添新漲,好看雙飛返故林?!眳⒁?jiàn)“ 洞庭湖 ”。
(3).湖名。 太湖 的別名?!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指 包山 而為期,集 洞庭 而淹留?!?劉逵 注引 王逸 曰:“ 太湖 在 秣陵 東,湖中有 包山 ,山中有如石室,俗謂 洞庭 ?!眳⒁?jiàn)“ 太湖 ”。
(4).山名。在 江蘇省 太湖 中。有東西二山,東山古名 莫厘山 、 胥母山 、 元 明 后與陸地相連成半島。西山即古 包山 。
渺渺
渺渺 (miǎomiǎo) 形容悠遠(yuǎn);久遠(yuǎn) remote 云海渺渺無(wú)際方信孺名句,題萬(wàn)歲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字字連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