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希逢《和平政橋》:
潮之距京數(shù)千時,長短郵亭幾屈指。
腳踏富沙路恰分,山傍云飛峰亂起。
低頭萬時瞰長江,如羊很石爭跳梁。
篙師駢首帽裹黃,舟行如飛電掣光。
褰裳淺不比涉洧,舍安就危豈得計。
何人鞭石壓濤驚,巨川不假舟楫濟。
俶謀計直凡幾緡,千柱津梁談笑成。
遂令深谷化平陸,飛翚直上凌空青。
行盡吳頭并楚尾,多少風光經(jīng)眼底。
勝絕未有如此橋,虹光映水洞表里。
春來雨漲添洪波,波底森森劍戟羅。
群魚撥刺慣砰磕,躍水欲作龍騰梭。
示寒石卷浪花雪,清曉日浴金盤赤。
更如鏖戰(zhàn)萬鼓鳴,俯觀顏容變行客。
人間無限事不平,吞恨飲氣那能名。
誰能似此翻長舌,日夜怒號如訴聲。
注釋參考
砰磕
亦作“ 砰礚 ”。1.象聲詞。疾雷聲?!段倪x·揚雄<羽獵賦>》:“鳧鷖振鷺,上下砰礚,聲若雷霆?!?李善 注:“言鳥飛上下,翅翼之聲若雷霆也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論仙》:“而人君撞千石之鐘,伐雷霆之鼓,砰磕嘈巘,驚魂蕩心。”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長嘯》:“初則發(fā)聲調(diào)暢,稍加散越。須臾,穹窿砰磕,雷鼓之旨,忽復(fù)震駭,聲如辟歷。觀者莫不傾悚。” 宋 王讜 《唐語林·補遺一》:“須臾,穹窿砰磕,寫雷鼓之音。”
(2).象聲詞。水流激蕩聲。 元 貢師泰 《河決》詩:“今年 黃河 決,長堤沒深淵……怒聲恣砰磕,悍氣仍洄漩?!?清 魏源 《中四明山詩》之一:“懸流數(shù)千尺,九天隕砰礚?!?/p>
躍水
飛濺的浪花。 晉 庾闡 《江都遇風》詩:“洪川佇宿浪,躍水迎晨潮?!?/p>
龍騰
(1).龍飛騰?!抖Y記·曲禮上》“前朱鳥而后玄武,左青龍而右bai{1*1}虎” 孔穎達 疏引 南朝 梁 何胤 曰:“如鳥之翔,如蛇之毒,龍騰虎奮,無能敵此四物?!?/p>
(2).如龍飛騰?!痘茨献印け杂?xùn)》:“鸞舉麟振,鳳飛龍騰,發(fā)如秋風,疾如駭龍?!?/p>
(3).喻帝王興起。 漢 揚雄 《劇秦美新》:“會 漢祖 龍騰 豐 沛 ,奮迅 宛 葉 ?!?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擁之者龍騰,據(jù)之者虎視。”
(4).喻筆勢遒勁。 唐 王維 《為舜闍黎謝御題大通大照和尚塔額表》:“龍騰金榜,鳳轉(zhuǎn)銀鉤?!?宋 蘇軾 《孫莘老求墨妙亭》詩:“《蘭亭》繭紙入 昭陵 ,世間遺跡猶龍騰。”
趙希逢名句,和平政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