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普濟《偈頌六十五首》:
眼耳鼻舌身意,八萬四千法門,晝夜放光放動。
一翳在眼,空花亂墜。
注釋參考
身意
(1).自身的意愿、志向?!读凶印钪臁罚骸吧鞫恐^聽,惜身意之是非。”《文選·袁淑<效曹子建樂府白馬篇>》:“但營身意遂,豈校耳目前?!?呂向 注:“校,見也。言但行我身意,得成己志,豈見目前榮望?!?/p>
(2).指身與心。 唐 元結 《思太古》詩:“所歡同鳥獸,身意復何拘?!?/p>
八萬四千
本為佛教表示事物眾多的數(shù)字,后用以形容極多?!斗ㄈA經(jīng)·寶塔品》:“若持八萬四千法藏,十二部經(jīng),為人演説?!?宋 陸游 《醉歌》:“八萬四千顛倒想,與君同付醉眠中?!?元 武漢臣 《玉壺春》第二折:“做子弟的,須要九流三教皆通,八萬四千傍門盡曉?!?清 魏源 《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》:“惟有 天臺 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,如人側臥一肱張。力能撐開八萬四千丈,放出青霄九道銀河霜?!?/p>
法門
法門 (fǎmén) 佛教用語,原指修行者入道的門徑,今泛指修德、治學或作事的途徑 initial approach to become a Buddhist believer晝夜
晝夜 (zhòuyè) 白晝與夜晚 day and night;round the clock 不分晝夜 晝夜營業(yè) 死生,晝夜事也?!巍?文天祥《后序》 晝夜搒訊?!睹魇贰? 晝夜不息 晝夜巡擾?!稄V東軍務記》放光
(1).放射光芒。 唐 白居易 《池上早春即事招夢得》詩:“云破山呈色,冰融水放光?!?宋 蘇軾 《戲贈虔州慈云寺鑒老》詩:“窗間但見蠅鉆紙,門外唯聞佛放光?!?王文誥 輯注:“《傳燈録》:‘佛雖不圣,且能放光。’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 吳老太爺 的殘馀生命力似乎又復旺熾了,他的老眼閃閃地放光?!?/p>
(2).指銀子?!缎咽篮阊浴べu油郎獨占花魁》:“來往的都是大頭兒,要十兩放光纔宿一夜哩?!?明 馮夢龍 《山歌·燒香娘娘》:“算來要費介二錢箇放光?!?/p>
釋普濟名句,偈頌六十五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方塊方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