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鞏《閱武堂下新渠》:
方渠新鑿北林開,流水遙經(jīng)畫閣來。
洗耳厭聞夸勢利,濯纓羞去傍塵埃。
不憂待月乾詩筆,已欲看華泛酒杯。
卻憶虎溪橋上過,夜涼臨砌尚徘徊。
注釋參考
洗耳
(1).表示厭聞污濁之聲?!睹献印けM心上》“古之賢士,何獨不然” 漢 趙岐 注:“樂道守志,若 許由 洗耳,可謂忘人之勢矣。” 晉 皇甫謐 《高士傳·許由》:“ 堯 讓天下於 許由 …… 由 於是遁耕於 中岳 潁水 之陽, 箕山 之下,終身無經(jīng)天下色。 堯 又召為九州長, 由 不欲聞之,洗耳於 潁水 濱。” 宋 文瑩 《玉壺清話》卷十:“﹝ 李建勛 ﹞嘗畜一玉磬,尺餘,以沉香節(jié)安柄,叩之,聲極清越??陀姓劶扳字Z者,則擊玉磬數(shù)聲於耳。客或問之,對曰:‘聊代洗耳?!?清 顧炎武 《寄次耕時被薦在燕中》詩:“洗耳 苕水 濱,叩舷歌《採菱》。”
(2).形容專心地、恭敬地傾聽。 宋 王邁 《送族侄千里歸漳浦》詩:“洗耳候凱音,嘉節(jié)迫吹帽。” 元 周權(quán) 《秋霽》詩:“酒醒誰鼓《松風(fēng)操》,炷罷爐熏洗耳聽?!?清 李漁 《巧團(tuán)圓·得妻》:“如今細(xì)説一番,待小生洗耳聽者?!?/p>
厭聞
(1).充分聽取。參見“ 厭聞飫聽 ”。
(2).不愿聽。 魯迅 《華蓋集·并非閑語三》:“平心想起來,所謂‘選家’這一流人物,雖然因為容易聯(lián)想到 明 季的制藝的選家的緣故,似乎使人厭聞,但現(xiàn)在倒是應(yīng)該有幾個?!?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(jì)程》四:“‘自由’‘平等’‘民權(quán)’的口頭禪,在大多數(shù)社會思想里即使不生復(fù)古的反動思潮,也就為人所厭聞。” 茅盾 《第一階段的故事》二:“但是看看 何先生 的神氣,似乎并不把 朱懷義 這句話當(dāng)作一回事,而且頗有厭聞的表情?!?/p>
勢利
勢利 (shìlì) 以財產(chǎn)、地位分別對待人的 snobbish 此人很勢利 形勢有利 favorable 兵之所貴者,勢利也?!盾髯印?h3>濯纓洗濯冠纓。語本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?!焙笠浴板t”比喻超脫世俗,操守高潔。 南朝 宋 殷景仁 《文殊師利贊》:“體絶塵俗,故濯纓者高其跡?!?唐 白居易 《題噴玉泉》詩:“何時此巖下,來作濯纓翁?!?前蜀 韋莊 《題潁源廟》詩:“臨川試問 堯 秊事,猶被封人勸濯纓?!?清 魏源 《武夷九曲詩》之五:“塵容愧濯纓,詠歸聞扣榜。”
塵埃
塵埃 (chén āi) 飛揚(yáng)的塵土 dust;dirt 塵埃傳播病菌 ;比喻污濁的東西 爺娘妻子走相送,塵埃不見咸陽橋。—— 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 蟬蛻于濁穢,以浮游塵埃之外,不獲世之滋垢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 蒙世俗之塵埃。曾鞏名句,閱武堂下新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