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蘇軾《泗州僧伽塔》
我昔南行舟擊汴,逆風(fēng)三日沙吹面。
舟人共勸禱靈塔,香火未收旗腳轉(zhuǎn)。
回頭頃刻失長橋,卻到龜山未朝飯。
至人無心何厚薄,我自懷私欣所便。
耕田欲雨刈欲晴,去得順風(fēng)來者怨。
若使人人禱輒遂,告物應(yīng)須日千變。
我今身世兩悠悠,去無所逐來無戀。
得行固愿留不惡,每到有求神亦倦。
退之舊云三百尺,澄觀所營今已換。
不嫌俗士污丹梯,一看云山繞淮甸。
注釋參考
俗士
(1).庸俗不高尚的人。《后漢書·文苑傳·劉梁》:“常疾世多利交,以邪曲相黨,乃著《破羣論》。時之覽者,以為‘ 仲尼 作《春秋》,亂臣知懼;今此論之作,俗士豈不愧心?!?南朝 齊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請迴俗士駕,為君謝逋客?!薄赌鲜贰ぱ魝鳌ず芜h(yuǎn)》:“其所會遇,未嘗以顏色下人。是以多為俗士所疾惡。其清公實(shí)為天下第一。”
(2).見識淺陋的人?!度龂尽な裰尽ぶT葛亮傳》“ 諸葛孔明 者,臥龍也,將軍豈愿見之乎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(xí)鑿齒 《襄陽記》:“ 德操 曰:‘儒生俗士,豈識時務(wù)?識時務(wù)者在乎俊杰。此間自有伏龍、鳳雛?!?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記硯》:“或疑是 渾州 呂老 所作,而研首無‘呂’字,其製巧妙,非俗士所能為?!?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四篇:“又有《對楚王問》,自辯所以不見譽(yù)于士民眾庶之故,先征歌曲,次引鯨鳳,以明俗士之不能知圣人?!?/p>
(3).未出家的世俗之士。 唐 韓愈 《別盈上人》詩:“山僧愛山出無期,俗士牽俗來何時?!?/p>
丹梯
(1).紅色的臺階。亦喻仕進(jìn)之路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擬魏太子鄴中集詩·阮瑀》:“躧步陵丹梯,并坐侍君子。” 黃節(jié) 注:“丹梯,丹墀也?!?唐 許渾 《送上元王明府赴任》詩:“官滿定知?dú)w未得,九重霄漢有丹梯?!?清 唐孫華 《次韻酬吳振西》之二:“中郎餘慶傳 羊 傅,暫阻丹梯莫愴然?!?/p>
(2).指高入云霄的山峰?!段倪x·謝朓<敬亭山詩>》:“要欲追奇趣,即此陵丹梯。” 李善 注:“丹梯,謂山也?!?唐 李白 《夜泛洞庭尋裴侍御清酌》詩:“遇憩 裴 逸人,巖居陵丹梯。” 王琦 注引 呂延濟(jì) 曰:“丹梯,謂山高峯入云霞處?!?唐 歐陽詹 《送聞上人游嵩山》詩:“丹梯石磴君先去,為上青冥最上頭?!?/p>
(3).指尋仙訪道之路。 唐 宋之問 《發(fā)端州初入西江》詩:“ 金陵 有仙館,即事尋丹梯?!?唐 杜甫 《贈特進(jìn)汝陽王》詩:“鴻寶寧全秘,丹梯庶可凌?!?邵寶之 注:“丹梯,山上升仙之路。”《舊唐書·武宗紀(jì)》:“志欲矯步丹梯,求珠 赤水 ?!?明 徐渭 《蠟屐》詩:“萬錢收錦檿,五岳遍丹梯?!?/p>
云山
(1).云和山。 南朝 梁 吳均 《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》詩:“云山離晻曖,花霧共依霏。” 唐 王昌齡 《過華陰》詩:“云起 太華山 ,云山共明滅?!?宋 蘇舜欽 《無錫惠山寺》詩:“云山相照翠會合,殿閣對起涼參差?!?/p>
(2).高聳入云之山。 漢 蔡琰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云山萬里兮歸路遐,疾風(fēng)千里兮揚(yáng)塵沙?!?唐 皇甫冉 《送王司直》詩:“西塞云山遠(yuǎn),東風(fēng)道路長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二》:“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,又得數(shù)詩……又一首曰:‘咫尺樓窗夜見燈,云山似阻幾千層?!?/p>
(3).遠(yuǎn)離塵世的地方。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蕭被侍中敦勸表》:“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,迎云山而揖 許由 ?!?胡之驥 注:“ 阮嗣宗 《勸晉王牋》曰:‘臨滄洲而謝 支伯 ,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。’” 唐 元稹 《修龜山魚池示眾僧》詩:“云山莫厭看經(jīng)坐,便是浮生得道時。” 元 劉因 《贈狂道士》詩:“得意云山是處過,逢人對酒即高歌?!?/p>
淮甸
淮河 流域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潯陽還都道中》詩:“登艫眺 淮 甸,掩泣望 荊 流?!?唐 劉禹錫 《代謝貸錢物表》:“ 壽春 固纍以備盜, 淮 甸興師以捍姦。” 明 謝榛 《送欽水部子辰之沛中》詩:“樹色分 淮 甸, 河 流見 禹 功?!?/p>
蘇軾名句,泗州僧伽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