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復(fù)阿房宮賦語,后人更有后人哀
出自近現(xiàn)代錢鐘書《叔子寄示讀近人集題句、媵以長書、蓋各異》:
紛紛輕薄溺寒灰,真惜暮年遲死來。
三復(fù)阿房宮賦語,后人更有后人哀。
注釋參考
三復(fù)
猶言三遍?!缎绿茣ぶ伊x傳中·張巡》:“讀書不過三復(fù),終身不忘?!?/p>
謂反復(fù)誦讀。 晉 陶潛 《答龐參軍》詩序:“三復(fù)來貺,欲罷不能?!?唐 李白 《任城寺大鐘銘》:“天書褒榮,輝之簡牘,稽首三復(fù),子孫其傳。” 金 宇文虛中 《姑蘇滕惇禮榜所居閣曰齋心》詩:“老夫未涉天游趣,三復(fù)《南華》第四篇?!?dong{1*1}必{1*1}武 《我國抗戰(zhàn)四周年之民主政治》:“‘以身教者從,以言教者訟。’這兩句古語,值得政府當(dāng)局三復(fù)的?!眳⒁姟?三復(fù)白圭 ”。
阿房宮賦
賦篇名。唐代杜牧作。阿房宮是秦始皇時(shí)所建,未竣工而秦亡,被項(xiàng)羽焚毀。賦中運(yùn)用豐富的想像,極力形容阿房宮的壯麗和宮廷生活的奢侈荒淫,進(jìn)而指出秦不惜民力,只知窮搜民財(cái),終于亡國。意在諷諭唐代統(tǒng)治者借鑒歷史教訓(xùn)。辭藻華美,語言流暢,結(jié)尾含蓄有味。
后人
后人 (hòurén) 后代的人 later generations 后人復(fù)哀后人?!啤?杜牧《阿房宮賦》 后人哀之。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。 后人以貫休詩名之?!?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 前人種樹,后人乘涼 一個祖先的直到最遠(yuǎn)一代的后裔 posterity 子孫 descendant 后來的人,指新婦 bride 不足迎后人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有后
有后嗣。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:“ 臧孫達(dá) 其有后於 魯 乎!君違,不忘諫之以德。” 唐 韓愈 《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銘》:“何壽之不遐,而祿之不多,謂必有后,其又信然耶!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六回:“今日到你這座家廟,便叫 玉郎 奉主入祠,使你二位老人家無后如同有后。”
錢鐘書名句,叔子寄示讀近人集題句、媵以長書、蓋各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3南瓜恐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