貝葉罷翻雙鳳闕,石房歸掩五芝峰
出自宋代徐舜俞《送梵才上人歸天臺(tái)》:
芳袍麟殿賜蒲茸,道勝年來請(qǐng)謁慵。
貝葉罷翻雙鳳闕,石房歸掩五芝峰。
朝賢遠(yuǎn)乞裁詩(shī)稿,??蜖?zhēng)傳出定容。
后代何人續(xù)僧史,好將安遠(yuǎn)比高從。
注釋參考
貝葉
古代 印度 人用以寫經(jīng)的樹葉。亦借指佛經(jīng)。 唐 玄奘 《謝敕賚經(jīng)序啟》:“遂使 給園 精舍,并入提封;貝葉靈文,咸歸冊(cè)府?!?元 榮肇 《原釋》:“如兇惡之徒,日誦貝葉之書,心藏蛇蝎之行,既死矣,以其能信佛,佛即引之而享天堂之樂。”
鳳闕
(1). 漢 代宮闕名?!妒酚洝ば⑽浔炯o(jì)》:“其東則 鳳闕 ,高二十餘丈。” 司馬貞 索隱引《三輔故事》:“北有圜闕,高二十丈,上有銅鳳皇,故曰 鳳闕 也?!薄稘h書·東方朔傳》:“陛下以城中為小,圖起 建章 ,左 鳳闕 ,右 神明 ,號(hào)稱千門萬戶?!?顏師古 注:“ 鳳闕 ,闕名?!薄端囄念惥邸肪砹?晉 潘岳 《關(guān)中記》:“ 建章宮 圓闕,臨北道,鳳在上,故曰 鳳闕 也?!?/p>
(2).皇宮、朝廷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魏》:“青槐夾道多塵埃,龍樓鳳闕望崔嵬?!?唐 楊炯 《從軍行》:“牙璋辭鳳闕,鐵騎遶龍城?!?清 陳維崧 《南柯子·蝶庵花下送蘇生仲補(bǔ)游京師》詞:“挾瑟龍池上,鳴鞭鳳闕前。”
石房
猶石屋。 唐 鮑溶 《送僧文江》詩(shī):“ 吳王 劍池 上,禪子石房深?!?唐 孟貫 《寄山中高逸人》詩(shī):“猿共摘山菓,僧鄰住石房?!?/p>
五芝
五種靈芝?!逗鬂h書·馮衍傳下》:“飲六醴之清液兮,食五芝之茂英。” 李賢 注引《茅君內(nèi)傳》:“ 句曲山 上有神芝五種:一曰龍仙芝,似交龍之相負(fù),服之為太極仙卿。第二名參成芝,赤色有光,其枝葉如金石之音,折而續(xù)之即復(fù)如故,服之為太極大夫。第三名燕胎芝,其色紫,形如葵,葉上有燕象,光明洞澈,服一株拜為太清龍虎仙君。第四名夜光芝,其色青,其實(shí)正白如李,夜視其實(shí)如月,光照洞一室,服一株為太清仙官。第五名曰玉芝,剖食拜三官正真御史?!薄段倪x·孫綽<游天臺(tái)山賦>》:“八桂森梃以凌霜,五芝含秀而晨敷。” 李善 注引《神農(nóng)本草經(jīng)》:“赤芝一名丹芝,黃芝一名金芝,白芝一名玉芝,黑芝一名玄芝,紫芝一名木芝?!?唐 顧況 《曲龍山歌》:“九仙傲倪折五芝,翠鳳白麟回異道?!?/p>
徐舜俞名句,送梵才上人歸天臺(tái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