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獬《樊秀才下第》:
平時愛子多集句,此日金刀得翦裁。
自謂羅中先得雋,豈知天外已遺才。
爐開遂失黃金礦,石劃猶藏白玉杯。
獨倚西風倍惆悵,卻憂車馬到門來。
注釋參考
得雋
得雋 (dé jùn)得到傑出的人才。舊時指士人應試及第。
幼學瓊林.卷四.科第類:「士人登科曰釋褐,又曰得雋?!?h3>天外(1).天之外。極言高遠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大言賦》:“方地為車,圓天為蓋,長劍耿耿倚天外。”
(2).謂極遠的地方。 唐 岑參 《送崔子還京》詩:“匹馬西從天外歸,揚鞭只共鳥爭飛?!?戴望舒 《示長女》詩:“然后,緬想著天外的父親,把疲倦的頭擱在小小的繡枕?!?/p>
(3).謂意想不到之處?!逗鬂h書·西域傳論》:“神跡詭怪,則理絶人區(qū);感驗明顯,則事出天外。”
遺才
(1).謂薦舉、科舉遺漏人才;埋沒人才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舉不遺才,進各異方?!?唐 賈島 《送沉秀才下第東歸》詩:“下第子不恥,遺才人恥之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五:“誰遣文章太驚俗,何緣場屋不遺才。”
(2).未被發(fā)現(xiàn)或未受重視的人才?!稌x書·忠義傳·嵇紹》:“尚書左僕射 裴頠 亦深器之,每曰:‘使 延祖 為吏部尚書,可使天下無復遺才矣?!?唐 梁鍠 《天長節(jié)》詩:“愿持金殿鏡,處處照遺才?!?宋 蘇軾 《薦布衣陳師道狀》:“﹝ 陳師道 ﹞文詞高古,度越流輩,安貧守道,若將終身,茍非其人,義不往見,過壯未仕,實為遺才?!薄端问贰みx舉志一》:“是年及 端拱 初,禮部試已,帝慮有遺才,取不中格者再試之,於是由再試得官者數(shù)百人?!?/p>
(3).秀才參加鄉(xiāng)試,先要經(jīng)過學道的科考錄送,臨時添補核準的,稱為“遺才”。《警世通言·唐解元一笑姻緣》:“雖然免禍,卻不放他科舉,直至臨場, 曹公 再三苦求,附一名於遺才之末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胡四娘》:“明年,學使科試士,而公適薨, 桯 縗哀如子,未得與試。既離苫塊, 四娘 贈以金,使趨入遺才籍?!?/p>
鄭獬名句,樊秀才下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