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徑八九里,角巾三四人
出自宋代趙蕃《同俞公擇孝顯王彥擴讜子游白蓮庵飯于東庵而》:
幽禽鳴屋角,喚我起尋春。
山徑八九里,角巾三四人。
側(cè)行松偃蹇,倦憩石嶙峋。
誰道春猶早,山櫻幾樹新。
注釋參考
山徑
山徑 (shānjìng) 山中小道 path 山徑幽幽角巾
(1).方巾,有棱角的頭巾。為古代隱士冠飾?!稌x書·王導傳》:“則如君言, 元規(guī) 若來,吾便角巾還第,復何懼哉!” 元 揭傒斯 《贈淳真子張?zhí)拧吩姡骸帮w駟服五龍,角巾搖三花?!?清 戴名世 《一壺先生傳》:“ 一壺先生 者……衣破衣,戴角巾,佯狂自放?!?/p>
(2).借指隱士或布衣。 唐 陳子昂 《唐故朝議大夫梓州長史楊府君碑》:“於是始以角巾應命,褐衣詣闕。” 唐 高適 《答侯少府》詩:“江海有扁舟,丘園有角巾?!?/p>
(3).指歸隱。 清 趙翼 《黃天蕩懷古》詩:“ 建炎 第一功終屬,太息 西湖 竟角巾?!?/p>
三四
(1).猶言再三再四?!侗饼R書·崔邏傳》:“握手殷勤,至于三四?!?/p>
(2).表示為數(shù)不多。 宋 歐陽修 《歸自謠》詞:“春艷艷,江上晚山三四點?!?/p>
趙蕃名句,同俞公擇孝顯王彥擴讜子游白蓮庵飯于東庵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