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徐鈞《臧宮》:
電掃風(fēng)驅(qū)寇已平,雄心又向幕南庭。
君王自守苞桑戒,不侈邊功紀(jì)汗青。
注釋參考
君王
君王 (jūnwáng) 古稱天子或諸侯 monarch; emperor 君王為人不忍?!妒酚洝ろ?xiàng)羽本紀(jì)》 君王與沛公飯。自守
(1).自保;自為守衛(wèi)?!斗Y梁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古者天子封諸侯,其地足以容民,其民足以滿城以自守也?!薄妒酚洝む嵤兰摇罚骸?宋 頗與 厲公 兵,自守於 櫟 , 鄭 以故亦不伐 櫟 。” 唐 杜甫 《蒹葭》詩:“摧折不自守,秋風(fēng)吹若何?” 梁?jiǎn)⒊?《中國地理大勢(shì)論》:“ 揚(yáng)子江 之上游也,其險(xiǎn)足以自守,其富足以自保?!?/p>
(2).自堅(jiān)其操守。 漢 揚(yáng)雄 《解嘲》:“攫挐者亡,默默者存;位極者宗危,自守者身全?!?唐 韓愈 《閑游》詩之二:“ 子云 祗自守,奚事九衢塵?” 明 方孝孺 《送吏部員外郎龔彥佐序》:“視其德如鄉(xiāng)閭時(shí),不翕翕以趨勢(shì),不瑣瑣以殉利,淡乎自守而不阿?!?清 姚石甫 《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記》:“自我參政府君通籍,至今又十四世,人且數(shù)千百計(jì),孝弟未衰,皆清貧自守?!?/p>
苞桑
(1).桑樹之本。《易·否》:“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。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苞,本也。凡物繫於桑之苞本,則牢固也?!薄赌鲜贰に渭o(jì)上·武帝》:“若乃草昧經(jīng)綸,化融於歲計(jì),扶危靜亂,道固於苞桑。” 康有為 《上清帝第二書》:“民心固結(jié),國勢(shì)自繫于苞桑矣?!?/p>
(2).比喻牢固的根基;根深柢固。 唐 歐陽詹 《吊漢武帝文》:“已臨隧炭,幾絶苞桑。” 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十九:“或覆餗而終焉,或苞桑而振者?!?清 黃宗羲 《子劉子行狀》:“除此三大釁,而國家苞桑之業(yè),已在世世?!?/p>
(3).《易·否》:“其亡其亡,繫于苞桑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若能其亡其亡,以自戒慎,則有繫于苞桑之固,無傾危也?!焙笠蛴谩鞍!敝傅弁跄芙?jīng)常思危而不自安,國家就能鞏固?!逗鬂h書·吳漢蓋延等傳論》:“ 光武 審《黃石》,存苞桑,閉 玉門 以謝 西域 之質(zhì),卑詞幣以禮 匈奴 之使,其意防蓋已弘深?!?李賢 注:“言圣人居天位,不可以安,常自危懼,乃是繫於苞桑也?!?宋 黃庭堅(jiān) 《書磨崖碑后》詩:“ 明皇 不作苞桑計(jì),顛倒四海由 祿 兒?!薄度龂萘x》第十三回:“人君當(dāng)守‘苞?!洌⒄l執(zhí)全綱紀(jì)?!?/p>
(4).叢生的桑樹?!对姟ぬ骑L(fēng)·鴇羽》:“肅肅鴇行,集于苞桑?!?/p>
不侈
不浮夸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奏啟》:“辨要輕清,文而不侈,亦啟之大略也?!?/p>
邊功
(1).指守衛(wèi)、開拓或治理邊疆所立下的功勛。 唐 陳子昂 《題祀山烽樹贈(zèng)喬十二侍御》詩:“ 漢 庭榮巧宦,云閣薄邊功?!薄端疂G傳》第二回:“朕欲要抬舉你,但有邊功,方可升遷?!?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(jié):“ 唐 在 安 史 亂前是強(qiáng)大國, 唐玄宗 又是愛好邊功的皇帝,為本身安全決不退出西域,也同樣是有理由的?!?/p>
(2).猶邊事?!逗鬂h書·李恂陳禪等傳贊》:“ 龜 習(xí)邊功, 參 起徒中?!?明 袁宏道 《逋賦謠》:“東封西款邊功多, 江 淮 陸地生洪波。”
汗青
汗青 (hànqīng) 古代在竹簡(jiǎn)上書寫,先以火烤竹去濕,再刮去竹青部分,以便于書寫和防蛀,稱為汗青,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sweating green bamboo strips 借指史冊(cè) historical records;chronicles;annals 留取丹心照汗青?!巍?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徐鈞名句,臧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打譜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