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李百藥《寄楊公》
公子盛西京,光華早著名。分庭接游士,虛館待時英。
高閣浮香出,長廊寶釧鳴。面花無隔笑,歌扇不障聲。
注釋參考
分庭
(1).分處庭中,以示平等?!稘h書·貨殖傳》:“ 子贛 結駟連騎,束帛之幣聘享諸侯,所至,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。”《隋書·盧思道傳》:“通人 楊令君 、 邢特進 已下,皆分庭致禮,倒屣相接。”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徽宗宣和五年》:“對罷,詣 王黼 第, 黼 欲令庭趨, 尼楚赫 不可,分庭而見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寄書》:“使君秉天朝憲節(jié),寡人司水國微權,既辱分庭,只行抗禮?!?/p>
(2).指分處庭中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應詔宴曲水作》詩:“分庭薦樂,析波浮體?!?/p>
游士
(1).指 戰(zhàn)國 時的說客?!俄n非子·和氏》:“官行法則浮萌趨於耕農,而游士危於戰(zhàn)陳?!薄妒酚洝っ蠂L君列傳》:“天下游士馮軾結靷東入 齊 者,無不欲彊 齊 而弱 秦 者;馮軾結靷西入 秦 者,無不欲彊 秦 而弱 齊 者?!?宋 曾鞏 《<戰(zhàn)國策目錄>序》:“ 戰(zhàn)國 之游士則不然,不知道之可信而樂於説之易合,其設心注意,偷為一切之計而已。”
(2).泛指云游四方以謀生的文人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晁錯》:“日者, 淮南 、 衡山 修文學,招四方游士, 山 東儒墨咸聚于 江 淮 之間,講議集論,著書數(shù)十篇。”《后漢書·孔融傳》:“郡人無后及四方游士有死亡者,皆為棺具而歛葬之。”《新五代史·李從榮傳》:“ 從榮 又命其寮屬及四方游士試作《征淮檄》,陳己所以平一天下之意?!?/p>
古代稱從事游說活動的人。《國語·齊語》:“為游士八十人,奉之以車馬衣裘,多其資幣,使周游於四方,以號召天下之賢士?!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》:“ 呂不韋 為相,封十萬戶,號曰 文信侯 ,招致賓客游士,欲以并天下?!?唐 李百藥 《寄楊公》詩:“分庭接游士,虛館待時英?!?清 俞正燮 《癸巳類稿·少吏論》:“《管子·八觀篇》云:‘論賢不鄉(xiāng)舉,則士不及行。’謂游士不及土著?!?/p>
虛館
亦作“虛館”。 1.寂靜的館舍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齋中讀書》詩:“虛館絶諍訟,空庭來鳥雀。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直學省愁臥》詩:“虛館清陰滿,神宇曖微微?!?明 唐順之 《天寧寺塵外樓》詩之三:“虛舘靜聽宵蟻戰(zhàn),遠山時見夏云蒸?!?/p>
(2).空著館舍等待。謂禮賢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管寧傳》:“天下大亂,聞 公孫度 令行於海外,遂與 原 及 平原 王烈 等至于 遼東 。 度 虛館以候之?!?唐 杜甫 《八哀詩·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》:“四郊失壁壘,虛舘開逢迎。”
待時
謂等待時機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雖有智慧,不如乘勢;雖有鎡基,不如待時?!?晉 孫楚 《為石仲容與孫皓書》:“驍勇百萬,畜力待時,役不再舉,今日之謂也?!?明 劉基 《順齋箴為夏仲珍作》:“天地順動,百度弗渝,待時而行,處順以守。” 秦似 《比大和比小》:“所以這些槍,就靜靜躺在貨架上,只好待時而沽?!?/p>
李百藥名句,寄楊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