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名伐樹公則去,名尚可復(fù)柳易生
出自宋代李石《次韻唐立夫永川五柳堂堂李齊年所建十年間三》:
我與李侯初不熟,但聞弦歌政聲速。
永川雞犬?dāng)?shù)山外,迄今語言猶可錄。
向來官舍卜清疏,把酒橫琴僅容足。
眼前可無起予者,故作斜川著行錄。
不妨奄有靖節(jié)名,此堂岌岌柳英英。
易名伐樹公則去,名尚可復(fù)柳易生。
唐侯初來理前事,收拾神名還舊地。
坐令軒冕爭奪心,各有田園蕭散意。
古人陳跡那復(fù)論,丈夫志氣高入云。
因知特地豪杰士,不待西伯還明君。
注釋參考
易名
(1).指古時帝王、公卿、大夫死后朝廷為之立謚號。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 公叔文子 卒,其子 戍 請諡於君,曰:‘日月有時,將葬矣,請所以易其名者。’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齊竟陵文宣王行狀》:“易名之典,請遵前烈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七:“幸圣明知其始末,故九品微官獲邀易名之曠典也。”后亦有由崇仰者為死者議立謚,稱“私謚”,亦稱“ 易名 ”。 唐 韓愈 《貞曜先生墓志銘》:“賢者故事有易名,況士哉!” 貞曜先生 為 孟郊 之私謚。
(2).換名,改名。 宋 何薳 《春渚紀(jì)聞·天繪亭記》:“余擇勝得此亭,名曰 天繪 ,取其景物自然也。后某年某日,當(dāng)有俗子易名‘ 清輝 ’,可為一笑。”
伐樹
指 春秋 時 宋 司馬 桓魋 拔樹欲害 孔子 之事?!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骸?孔子 去 曹 適 宋 ,與弟子習(xí)禮大樹下。 宋 司馬 桓魋 欲殺 孔子 ,拔其樹。 孔子 去?!卑浮鞍螛洹焙蠼宰鳌胺洹?。《列子·楊朱》:“ 孔子 明帝王之道,應(yīng)時君之聘,伐樹於 宋 ,削跡於 衛(wèi) ?!?唐 高適 《宋中》詩之六:“憶昔 魯仲尼 ,棲棲此經(jīng)過,眾人不可向,伐樹將如何!” 宋 王禹偁 《甘棠即事簡孫何》詩:“坐棠風(fēng)雅美賢臣,伐樹悽悽亦圣人?!?/p>
尚可
尚可 (shàngkě) 合格的,能通過檢查的 passable李石名句,次韻唐立夫永川五柳堂堂李齊年所建十年間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燃起來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