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何夢桂《滿江紅》
睡起紗窗,問春信、幾番風(fēng)候。待去做、踏青鞋履,懶拈纖手。塵滿翠微低ぢ葉,離愁推去來還又。把菱花、獨對淚闌干,羞蓬首。回鸞子,空懷袖。金縷曲,無心奏。記碧桃花下,夜參橫斗。六幅羅裙香凝處,痕痕都是尊前酒。到如今、腸斷怕回頭,長門柳。
注釋參考
回鸞
(1).舊俗指婚后三日女偕婿歸省父母。又稱雙回門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事部二》:“今人三日后,女偕壻省父母,謂之‘回鸞’, 閩 人謂之‘轉(zhuǎn)馬’,蓋 春秋 時有‘回馬’之義也?!眳⒁姟?回門 ”。
(2).舞曲名。詳“ 回鸞舞 ”。
(1).古代舞曲名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侍皇太子釋奠宴》詩:“《迴鸞》獻爵,摐金委奠?!?北周 庾信 《春賦》:“《陽春》《緑水》之曲,《對鳳》《迴鸞》之舞?!?/p>
(2).猶回鑾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和武帝游鍾山大愛敬寺詩》:“豈若欽明后,迴鸞 鷲嶺 岐。”
懷袖
(1).猶懷抱。 漢 班婕妤 《怨歌行》:“出入君懷袖,動搖微風(fēng)發(fā)?!?南朝 梁 江淹 《傷愛子賦》:“奪懷袖之深愛,爾母氏之麗人?!?明 陳子龍 《寄獻石齋先生》詩:“我有短札置懷袖,安能一矢千黃金?!?/p>
(2).猶懷藏。 唐 李白 《酬崔十五見招》詩:“爾有鳥跡書,相招 琴溪 飲……長吟字不滅,懷袖且三年。” 清 侯方域 《與王氏請藏經(jīng)書》:“此藏經(jīng)之大部,計卷以七千餘,計簏以二十,非可懷袖?!?/p>
何夢桂名句,滿江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