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鄧剡《八聲甘州》
笑釵符、恰正帶宜男。還將壽花簪。早風(fēng)薰竹醉,松涼鶴健,午坐存庵。三十六峰玉立,隔塵聽玄談。何似人難老,三十才三。聞得天邊好語,第一流人物,偏重江南。滿玻璃春綠,十載愛棠甘。青青鬢、盡堪圖畫,趁紫巖、年紀(jì)作樞參。卻歸宴、瑤池未晚,荷日紅酣。
注釋參考
釵符
見“ 釵頭符 ”。
恰正
(1).正當(dāng),適逢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恰正 張生 悶轉(zhuǎn)加,驀見 紅娘 歡喜煞?!?/p>
(2).恰好。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二三回:“才貌恰正相等,心情自然相投。”
宜男
(1).舊時(shí)祝頌婦人多子之辭。 明 陳繼儒 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 韋庶人 妹以豹頭枕辟邪,白澤枕辟魅,熊枕宜男?!?/p>
(2).謂多子?!抖膛陌阁@奇》卷五:“ 神宗 此時(shí)前星未耀,正急的是生子一事。見説拾得一個(gè)孩子,也道是宜男之祥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滿洲跳神儀》:“其巫用銅鈴繫腰以跳舞之,以鈴墜為宜男之兆焉。”
(3).指宜男草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宜男花頌》:“草號宜男,既曄且貞?!薄洱R民要術(shù)·鹿蔥》引 晉 周處 《風(fēng)土記》:“宜男,草也,高六尺,花如蓮。懷姙人帶佩,必生男?!?元 吳弘道 《青杏子·閨情》套曲:“緑樹成陰和煙暗,近香街羞對宜男?!?明 李東陽 《饋萱邃庵太宰侑以一詩》:“雨后宜男色更深,采來新自玉堂陰?!?/p>
鄧剡名句,八聲甘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