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吳融《湖州朝陽樓》:
十二亭亭占曉光,隋家浪說有迷藏。
仲宣題盡平生恨,別處應(yīng)難看屋梁。
注釋參考
十二
(1).十分之二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萬,縣隔千里之外, 齊 得十二焉?!?裴骃 集解引 蘇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?!?/p>
(2).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?!吨芏Y·地官·載師》:“凡任地……甸稍縣都,皆無過十二?!?賈公彥 疏:“皆無過十二者……皆無過十而稅二。”《漢書·貢禹傳》:“商賈求利,東西南北各用智巧,好衣美食,歲有十二之利,而不出租稅?!?顏師古 注:“若有萬錢為賈,則獲二千之利。”
(3).形容數(shù)量多或程度深。 南朝 齊 王融 《望成行》:“金城十二重,云氣出表里?!眳⒁姟笆??!?/p>
亭亭
亭亭 (tíngtíng) 高聳直立的樣子 erect;upright 亭亭凈植。——宋· 周敦頤《愛蓮說》 亭亭獨立。——明· 李漁《閑情偶寄·種植部》 亭亭如蓋?!鳌?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 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gracefull曉光
清晨的日光。 南朝 梁簡文帝 《侍游新亭應(yīng)令》詩:“曉光浮野映,朝煙承日迴?!?唐 杜荀鶴 《秋日寄吟友》詩:“蟬樹生寒色,漁潭落曉光?!?孫景瑞 《紅旗插上大門島》:“曉光漸漸顯露了?!?/p>
說有
三國 魏 正始 中, 何晏 、 王弼 等祖述《老》、《莊》,立論以為“天地萬物皆以無為本”, 王衍 甚重之,唯 裴頠 以為非,著《崇有論》以譏之。見《晉書·裴頠傳》、《王衍傳》。后用為討論萬物本原之典。 宋 蘇軾 《明日南禪和詩不到故重賦<數(shù)珠篇>以督之》之二:“説有陋 裴頠 ,談無笑 王衍 。”
迷藏
(1).游戲名。蒙目相捉或?qū)ふ叶悴卣叩挠螒?。也稱捉迷藏。 唐 杜牧 《揚州》詩之一:“ 煬帝 雷塘 土,迷藏有舊樓?!?馮集梧 注引《致虛雜俎》:“ 明皇 與 玉真 恒于皎月之下,以錦帕裹目,在方丈之間,互相捉戲,謂之捉迷藏?!?宋 秦觀 《宴桃源》詞:“去歲迷藏花柳,恰恰如今時候?!?俞鍔 《無題》詩:“射覆酒浮銀鑿落,迷藏花舞玉玲瓏?!?/p>
(2).猶退隱。 宋 黃庭堅 《次韻文潛同游王舍人園》:“移竹 淇園 下,買花 洛水 陽。風(fēng)煙二十年,花竹可迷藏。” 宋 魏了翁 《鷓鴣天·次韻李參政壁朝陽閣落成》詞:“買花移竹且迷藏,九重閶闔開黃道,未信低回兩鬢霜?!?/p>
(3).指底細。 宋 辛棄疾 《朝中措》詞:“長怪春歸何處,誰知箇里迷藏?!?/p>
吳融名句,湖州朝陽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