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姜夔《法曲獻仙音》
張彥功官舍在鐵冶嶺上,即昔之教訪使舍。高齋下瞰湖山,光景奇絕。予數(shù)過之,為賦此。
虛閣籠寒,小簾通月,暮色偏憐高處。
樹隔離宮,水平馳道,湖山盡入尊俎。
奈楚客,淹留久,砧聲帶愁去。
屢回顧,過秋風未成歸計。
誰念我、重見冷楓紅舞。
喚起淡妝人,問逋仙今在何許?
象筆鸞箋,甚而今、不道秀句。
怕平生幽恨,化作沙邊煙雨。
注釋參考
暮色
暮色 (mùsè) 黃昏時的天色 dusk;gloaming;twilight 暮色籠罩了大地偏憐
特別寵愛。 唐 元稹 《遣悲懷》詩之一:“ 謝公 最小偏憐女,嫁與 黔婁 百事乖?!薄哆|史·皇子表》:“諺曰:‘偏憐之子不保業(yè),難得之婦不主家?!?冰心 《南歸》:“我的最小偏憐的海上飄泊的弟弟!”
高處
高處 (gāochù)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;山丘 elevation 相對較高的位置 up 帶來一張在三萬五千英尺高處拍攝的能反映真相、輪廓鮮明的照片姜夔名句,法曲獻仙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