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王親策集英年,始信常山子侄賢
出自宋代強(qiáng)至《紫微舍人宋公愛子侄三人同日得第作詩以紀(jì)盛》:
君王親策集英年,始信常山子侄賢。
白晝相將金榜上,紫微三謝玉階前。
衣冠近事尤為盛,閥閱清芬愈可傳。
馬躍春風(fēng)歸里巷,蘆花爭看一行鞭。
注釋參考
王親
(1).君王的親兵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七年》:“王使甲坐於道,及其門。門階戶席,皆王親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言從門至階,從階至戶,從戶至席,皆是王之親兵也?!?/p>
(2).君王的親屬?!段簳づ沓峭踣膫鳌罚骸版?zhèn)壓任重,故令王親董元戎,遠(yuǎn)撫 淮 外?!?/p>
英年
[one's youth] 英姿煥發(fā)的年齡,指青壯年時(shí)期
英年早逝
詳細(xì)解釋(1).盛壯之年;青年。 明 高啟 《馬援》詩:“ 漢 庭豈少英年將,衰老南征苦自求。” 清 顧炎武 《與王山史書》:“ 既足 英年好學(xué),今在尊府,朝夕得領(lǐng)訓(xùn)誨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三:“漸看豪氣籠人上,不料英年似夢中?!?魯迅 《墳·摩羅詩力說》:“翌年, 普魯士 帝 威廉三世 乃下令召國民成軍……英年之學(xué)生、詩人、美術(shù)家爭赴之。”
(2).指青年人。 魯迅 《集外集·<奔流>編校后記(三)》:“先前欣賞那汲 Ibsen 之流的劇本《終身大事》的英年,也多拜倒于《天女散花》、《黛玉葬花》的臺下了。”
子侄
子侄 (zǐzhí) 兒子和侄子,泛稱晚輩 sons and nephews;juniors;the younger generation強(qiáng)至名句,紫微舍人宋公愛子侄三人同日得第作詩以紀(jì)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河南觀察使故相國袁公挽歌三首——— 劉禹錫〔唐代〕
- 水調(diào)歌頭(于壁,一懷以歸)——— 程珌〔宋代〕
- 哭趙蹈中——— 趙汝迕〔宋代〕
- 擬古——— 趙蕃〔宋代〕
- 偈頌十四首——— 釋宗杲〔宋代〕
- 寄孫學(xué)長孝思——— 曾豐〔宋代〕
- 桃源憶故人 贈孔庵主昆仲——— 馬鈺〔元代〕
- 黃鶯兒——— 王哲〔元代〕
- 觀劍南獻(xiàn)捷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滿江紅(和吳季永侍郎見寄)——— 吳潛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