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豐《呈張彥容》:
風月性情狂莫羈,簿書今不放人嬉。
舊攻日課歸乾沒,新負時名入坐馳。
白雪陽春挑我和,高山流水結(jié)誰知。
髭髯能美非窮者,恐到窮時莫罪詩。
注釋參考
白雪陽春
《白雪》《陽春》是 戰(zhàn)國 時期 楚國 的兩支高雅歌曲。見《文選·宋玉〈楚王問〉》。后亦用以泛指高雅的詩歌和其他文學藝術(shù)。 宋 王禹偁 《為宰相謝賜御制歌詩表》:“臺衡宸扆之銘,彼何膚淺;《白雪》《陽春》之句,空衒清新?!?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鳴珂嘲宴》:“《白雪》《陽春》無敵,行云響遏。”《醒世恒言·佛印師四調(diào)琴娘》:“詞歌《白雪》《陽春》,曲唱清風明月。” 劉成禺 《洪憲紀事詩》之一一一:“亡 秦 三戶事全殊,《白雪》《陽春》獻路隅。”參見“ 陽春白雪 ”。
成語解釋原指戰(zhàn)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。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(shù)。白雪陽春出處戰(zhàn)國·楚·宋玉《對楚王問》:“其為《陽阿》、《薤露》,國中屬而和者數(shù)百人,其為《陽春》、《白雪》,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(shù)十人而已。”使用例句高山流水千年調(diào),白雪陽春萬古情。 ◎崔時佩《西廂記·琴心寫恨》高山流水
高山流水 (gāoshān-liúshuǐ) 比喻知己、知音或樂曲風韻高雅不俗 lifty character as towering mountain and rushing water 伯牙善鼓琴, 鐘子期善聽。 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。鐘子期曰:“善哉,峨峨兮若 泰山。”志在流水, 鐘子期曰:“善哉,洋洋兮若 江河。”——《列子·湯問》 不是秦箏合眾聽,高山流水少知音。——金· 董解元《西廂》 成語解釋比喻知己或知音。也比喻樂曲高妙。高山流水出處《列子·湯問》:“伯牙鼓琴,志在登高山,鐘子期曰:‘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曰:‘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使用例句孔圣人尚學琴于師襄,一操便知其為文王。高山流水,得遇知音。曾豐名句,呈張彥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