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張翥《多麗三首》
鳳凰簫。新聲遠度蘭橈。漾東風(fēng)、湖光十里,參差綠港紅橋。暖云蘸、郁金衫色,晴煙抹、翡翠裙腰。罨畫名園,鬧紅芳榭,蒲葵亭畔彩繩搖。滿鴛*、落英堪藉,猶作*人嬌。漬羅袂、莫揉痕退,生怕香銷。憶當年、尊前扇底,多情冶葉倡條。浴蘭女、隔花偷盼,修禊客、臨水相招。舊約尋歡,新聲換譜,三生夢里可憐宵。從留得、楝花寒在,啼*已無聊。江南恨、越王臺下,幾度回潮。
晚山青。一川云樹冥冥。正參差、煙凝紫翠,斜陽畫出南屏。館娃歸、吳臺游鹿,銅仙去、漢苑飛螢。懷古情多,憑高望極,且將尊酒慰飄零。自湖上、愛梅仙遠,鶴夢幾時醒??樟粼凇⒘鶚蚴枇?,孤嶼危亭。待蘇堤、歌聲散盡,更須攜妓西泠。藕花深、雨涼翡翠,菰蒲軟、風(fēng)弄蜻蜓。澄碧生秋,鬧紅駐景,采菱新唱最堪聽?!跻黄?、水天無際,漁火兩三星。多情月、為人留照,未過前汀。
小庭階。簾櫳婀娜蓬萊。恨匆匆、歸鴻度影,東風(fēng)搖蕩情懷。不多時、見他行過,霎兒后、依舊回來。銀鋌雙鬟,玉絲頭導(dǎo),一尖生色合歡鞋。麝香粉、繡茸衫子,窄窄可身裁。偶回頭、笑渦透臉,蟬影籠釵。憶疏狂、隨車信馬,那知淪落天涯。豆蔻初、可憐春早,菖蒲晚、難見花開。紅葉波深,彩樓天遠,浪憑青鳥信音乖。等閑是、這番迷眼,無處可安排。行云斷、夢魂不到,空賦陽臺。
以上張翥作品《多麗》共3首
注釋參考
浴蘭
見“ 浴蘭湯 ”。
修禊
古代民俗于農(nóng)歷三月上旬的巳日( 三國 魏 以后始固定為三月初三)到水邊嬉戲,以祓除不祥,稱為修禊。《世說新語·企羨》“ 王右軍 得人以《蘭亭集序》方《金谷詩序》” 劉孝標 注引 晉 王羲之 《臨河敘》曰:“ 永和 九年,歲在癸丑,暮春之初,會于 會稽 山陰 之 蘭亭 ,修禊事也?!?宋 張耒 《和周廉彥》詩:“修禊 洛 濱期一醉,天津春浪緑浮堤。” 冰心 《寄小讀者》二三:“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節(jié),也便是我們絕好的野餐時期。流觴曲水,不但仿古人余韻,而且有趣。”按古人臨水修禊不只行于春季三月,亦有行于秋季七月者,然以春禊為常。參閱《宋書·禮志二》。
相招
邀請。 唐 岑參 《雪后與群公過慈恩寺》詩:“乘興忽相招,僧房暮與朝?!?唐 溫庭筠 《南歌子》詞:“轉(zhuǎn)眄如波眼,娉婷似柳腰?;ɡ锇迪嗾??!?/p>
張翥名句,多麗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