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呂弘《題黃犢嶺》:
疇昔聞高隱,紅塵隔遠(yuǎn)林。
間乘黃犢出,踏破白云深。
自得忘歸樂,應(yīng)多扣角吟。
如今秋草沒,幾約與僧尋。
注釋參考
自得
自得 (zìdé) 自覺得意、開心 contented;self-satisfied;be pleased with oneself 意氣揚(yáng)揚(yáng),甚為自得 悠然自得?!鳌?袁宏道《滿井游記》忘歸
(1).忘返?!冻o·九歌·山鬼》:“東風(fēng)飄兮神靈雨,留靈脩兮憺忘歸?!?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 舜 禹 游焉,沒齒而忘歸?!?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忽聞水上琵琶聲,主人忘歸客不發(fā)。”
(2).良箭名。以一去不復(fù)返,故稱。《公孫龍子·跡府》:“ 龍 聞 楚王 張繁弱之弓,載忘歸之矢,以射蛟兕於 云夢(mèng) 之圃?!薄段倪x·嵇康<贈(zèng)秀才入軍>詩之一》:“左攬繁若,右接忘歸?!?李周翰 注:“忘歸,矢名。”
扣角
相傳 春秋 時(shí) 衛(wèi) 人 寧戚 家貧,在 齊 ,飯牛車下,適遇 桓公 ,因擊牛角而歌。 桓公 聞而以為善,命后車載之歸,任為上卿。見 漢 劉向 《新序·雜事五》。后以“扣角”為求仕的典故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擢才》:“奇士扣角而見遏,況乃潛於皋藪乎?!?前蜀 韋莊 《東游遠(yuǎn)歸》詩:“扣角干名計(jì)已疎,劍歌休恨食無魚?!?金 元好問 《除夜》詩:“折腰真有 陶潛 興,扣角空傳 寧戚 歌?!?高旭 《懷太一北京》詩:“漫漫長(zhǎng)夜何時(shí)旦,扣角羞過將相門。”亦作“ 扣角歌 ”。 清 顧炎武 《哭歸高士》詩:“常為扣角歌,不作窮途哭?!?/p>
呂弘名句,題黃犢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