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石《三藏梨》:
沉黎廳前三藏梨,老虎須牙龍甲皮。
我來與國惜喬木,尚幸出屋繁孫枝。
春風(fēng)千花玉葉碎,秋日萬子金圓垂。
問禪誰是柏樹子,聽訟漫逐棠陰移。
注釋參考
三藏
梵文意譯。佛教經(jīng)典的總稱。分經(jīng)、律、論三部分。經(jīng),總說根本教義;律,記述戒規(guī)威儀;論,闡明經(jīng)義。通曉三藏的僧人,稱三藏法師,如 唐 玄奘 稱 唐三藏 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內(nèi)典序》:“義隱三藏之外,事非二乘所窺?!?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迦畢試國》:“我若不通三藏理,不斷三界欲,得六神通,具八解脫,終不以脅而至於席?!?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三一章:“他近幾年來持律極嚴(yán),更加精研經(jīng)、論,想在生前做一個三藏具足的和尚。”
老虎
老虎 (lǎohǔ) 亞洲產(chǎn)的一種大型食肉類哺乳動物( Felis tigris ),在黃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橫紋,尾長而無簇毛,有黑圈,xia{1|1}體大部白色,無鬣,典型的體形比獅子略大 tiger龍甲
(1).指龍馬所銜之甲,上面有圖讖。 唐 王維 《謝集賢學(xué)士表》:“龜圖不能比其詞,龍甲不足究其義?!?趙殿成 箋注:“《尚書中候》: 堯 時龍馬銜甲,赤文緑色。臨壇上,甲似龜,廣袤九尺,圓理平上,五色文。有列星之分,斗政之度,帝王録記之?dāng)?shù)。”
(2).甲胄。 南朝 陳 徐陵 《為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》:“霜戈雪戟,無非武庫之兵;龍甲犀渠,皆是 云臺 之仗?!?前蜀 張蠙 《贈李司徒》詩:“金庫夜開龍甲冷,玉堂秋閉鳳笙低。”
(3). 宋 張元 《雪》詩:“戰(zhàn)退玉龍三百萬,敗鱗殘甲滿天飛?!焙笠蛞浴褒埣住庇髦秆?。 元 徐再思 《柳營曲·和聽雪》曲:“蠶葉縱橫,龍甲琮琤,寒粟玉樓生。”
(4).指紅色的蜻蜓?!墩f郛》卷三一引《戊辰雜抄》:“有大龍蛻于 太湖 之湄,其鱗甲中出蟲,頃刻化為蜻蜓,朱色,人取之者病瘧。今人見蜻蜓朱色者謂之龍甲,又謂之龍孫。”
李石名句,三藏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