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白居易《臥聽法曲霓裳》:
金磬玉笙調(diào)已久,牙床角枕睡常遲。
朦朧閑夢(mèng)初成后,宛轉(zhuǎn)柔聲入破時(shí)。
樂可理心應(yīng)不謬,酒能陶性信無疑。
起嘗殘酌聽余曲,斜背銀缸半下帷。
注釋參考
理心
猶言修心養(yǎng)性。《莊子·則陽》:“今人之治其形,理其心,多有似封人之所謂:遁其天,離其性,滅其情,亡其神,以眾為。”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國(guó)疾》:“酒足以合歡而不湛,樂足以理心而不淫?!?唐 白居易 《臥聽法曲霓裳》詩(shī):“樂可理心應(yīng)不謬,酒能陶性信無疑?!?/p>
陶性
陶冶性靈。 唐 馬戴 《同州冬日陪吳常侍閑宴》詩(shī):“陶性聊飛爵,看山忽罷棋?!?/p>
無疑
無疑 (wúyí) 沒有可疑之處,表示非??隙?by all odds;sure;certain;doubtless;undoubtedly 確信無疑白居易名句,臥聽法曲霓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