迂愚把筆自齠齔,裂紙悲鳴蛩蚓比
出自宋代李流謙《賀王制置敷學(xué)之除》:
太霄杰觀凌空起,非霧非煙護(hù)珠蕊。
萬靈操戟夾危棟,中有丹書并綠字。
走云飛雨澤地產(chǎn),合璧聯(lián)珠煥宸緯。
堯圖羲墳共彪炳,禹訓(xùn)湯銘角雄偉。
岡陵松柏老如鐵,華榜丹青新若洗。
論思欲侍圣天子,寓直正須真學(xué)士。
一時盛選孰睥睨,百代耆儒屬宸倚。
惟有我公瑞河岳,早與靈鰲爭贔屭。
絲綸飛藻傾兩禁,弓鉞專方雄萬綺。
從容裘帶凈岷隴,零落旗矛清筰嶲。
疇庸王府侈三晝,告喜郵音傳一紙。
升華秘宇階召拜,正位臺符慰瞻徯。
妄論斯文本神物,輕發(fā)其藏觸天恚。
開物成務(wù)非翰墨,賁飾乾坤乃能事。
周書九誥削邪叛,一品會昌夷僭詭。
愿公亟從袞舄?dú)w,早就典謨垂萬世。
迂愚把筆自齠齔,裂紙悲鳴蛩蚓比。
酸寒一尉不可說,尺璧光陰分馬箠。
待公勛業(yè)映彝鼎,勉葺巴蕪歌俊偉。
絲麻雖美收蒯菅,尚冀風(fēng)人采輿隸。
注釋參考
迂愚
(1).猶迂拙。 唐 元稹 《獻(xiàn)滎陽公詩五十韻》:“拙劣仍非速,迂愚且異專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謝手詔索文字表》:“臣初非秀穎,眾謂迂愚,徒以弱齡,粗知強(qiáng)學(xué)?!?清 戴名世 《上劉木齋先生書》:“家累二十口,嗷嗷待哺,而鄉(xiāng)邦之間,骨肉之際,橫逆百端,迂愚固陋,莫必其命。”
(2).指迂拙之人。 明 歸有光 《長興縣編審告示》:“是誠非迂愚之所曉也?!?/p>
把筆
(1).執(zhí)筆。借指書寫;寫作。 唐 韓愈 《送靈師》詩:“失職不把筆,珠璣為君編?!?明 胡應(yīng)麟 《少室山房筆叢·華陽博議下》:“強(qiáng)記則博聞,博聞必強(qiáng)記,此常理而不盡然。至博聞強(qiáng)記而不解把筆者,又比比也。” 清 曹寅 《朱園看梅憶子猷》詩:“我行 石城 東,每擬寫橫幅。遠(yuǎn)慚北枝妙,把筆手先縮?!?王統(tǒng)照 《<王統(tǒng)照短篇小說集>序言》:“由于年來久病,住醫(yī)院和休養(yǎng)時多,不能把筆?!?/p>
(2).握著初學(xué)兒童的手和筆教其習(xí)字。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釋諺·把字》:“把筆猶言握筆,今小兒初就塾,蒙師把筆。”
齠齔
亦作“ 齠齓 ”。1.垂髫?fù)Q齒之時。指童年。齠,通“ 髫 ”?!稏|觀漢記·伏湛傳》:“齠齔勵志,白首不衰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歡兒戲》詩:“齠齓七八歲,綺紈三四兒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特健藥》:“《墨藪》載 徐氏 書記云: 平一 齠齓之歲,見育宮中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耳下》:“ 管 鮑 堪追, 寧 歆 羞比,白首何殊齠齔?!?/p>
(2).借指孩童。 元 王實(shí)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一折:“將俺一家兒不留一箇齠齔?!薄端疂G傳》第七五回:“天兵一至,齠齔不留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六》:“自是子孫式微,今已無齠齔。”
裂紙
謂燒化紙錢或紙馬。舊俗祭祖祈禳時,以此表示敬誠。 元 鄭廷玉 《看錢奴》第一折:“我也在爺娘墳上燒錢裂紙,澆茶奠酒?!?/p>
悲鳴
悲鳴 (bēimíng) 悲傷地叫 bemoan;lament;utter sad calls 絕望的悲鳴李流謙名句,賀王制置敷學(xué)之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