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淹吳楚,君顯江淮
出自元代周德清《【南呂】一枝花_遺張伯元正》:
遺張伯元。
。
正伯牙志未諧,遇鐘子心能解。
使高山群虎嘯,要流水老龍哀。
灑落襟懷,一笑乾坤大,高談云霧開。
幾行北雁吞聲,一片西山失色。
。
。
無人我驚心句險(xiǎn),有江山空日煙埋。
相逢盡是他鄉(xiāng)客。
我淹吳楚,君顯江淮。
雄游海宇,挺出人材。
箕裘事業(yè)合該,簪纓苗裔傳來。
大胸襟進(jìn)履圯橋,壯游玩乘槎大海,老風(fēng)波走馬章臺。
千載,后代,子孫更風(fēng)流煞!萬一見此豪邁。
玉有潤難明借月色,出落吾儕。
。
。
向管中窺豹那知外?坐井底觀天又出來。
運(yùn)斧般門志何大!出削個(gè)好歹,但成個(gè)架格,未敢望將如棟梁采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吳楚
(1). 春秋 吳國 與 楚國 。 三國 魏 曹冏 《六代論》:“ 吳 楚 憑 江 ,負(fù)固 方城 ?!?/p>
(2).泛指 春秋 吳 楚 之故地。即今 長江 中、下游一帶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:“君 吳 楚 之士,亡國之餘,有何異才,而應(yīng)斯舉?” 唐 杜甫 《登岳陽樓》詩:“ 吳 楚 東南坼,乾坤日夜浮?!?明 許宗魯 《登齊山樓》詩:“ 淮 淝 山色尊前出, 吳 楚 江流畫里看。” 陳毅 《詠三峽》詩:“總嫌太狹窄, 吳 楚 天地寬?!?/p>
(3).指 吳 地和 楚 地。比喻不同區(qū)域。 唐 李復(fù)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定婚店》:“雖讎敵之家,貴賤懸隔,天涯從宦, 吳 楚 異鄉(xiāng),此繩一繫,終不可逭?!?/p>
(4).指 漢高祖 分封的 吳 楚 諸侯國?!妒酚洝ぴ魂隋e(cuò)列傳》:“ 吳 楚 反,聞?!?三國 魏 曹冏 《六代論》:“然 高祖 封建,地過古制,大者跨州兼域,小者連城數(shù)十,上下無別,權(quán)侔京室,故有 吳 楚 七國之患。” 清 姚鼐 《賈生明申商論》:“﹝ 景帝 ﹞其資如此,而 鼂錯(cuò) 又以 申 商 進(jìn)之,何怪有 吳 楚 之難?!?/p>
江淮
(1). 長江 和 淮河 ?!蹲髠鳌ぐЧ拍辍罚骸扒铮?吳 城 邗 ,溝通 江 淮 ?!?三國 魏 阮籍 《樂論》:“ 江 淮 之南,其民好殘; 漳 汝 之間,其民好奔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五·銀杏》:“ 江 淮 間一御史疏陳水患?!?/p>
(2).泛指 長江 與 淮河 之間的地區(qū)?!逗鬂h書·周榮傳》:“ 榮 , 江 淮 孤生,蒙先帝大恩,以歷宰二城。” 明 《端午食賜粽有感》詩:“東南米價(jià)高如玉, 江 淮 餓莩千家哭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舊雷有聲》:“余宦游所至,其風(fēng)土大略相同,唯 粵 中則不特與朔方絶異,即較之 江 淮 ,亦甚懸殊?!?凌力 《星星草》第十五章一:“如今捻軍兵分東西,追剿各軍愈追愈遠(yuǎn)愈加勞苦,而出自 江 淮 的餉源卻愈益短絀難辦?!?/p>
(3).特指今 江西省 鄱陽湖 一帶?!妒酚洝の宓郾炯o(jì)》:“ 三苗 在 江淮 、 荊州 數(shù)為亂。”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淮,讀曰匯,音胡罪反,今 彭蠡湖 也?!?/p>
周德清名句,【南呂】一枝花_遺張伯元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