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逸老亭》:
上相此忘榮,怡然物外情。
池光開小幌,山翠入重城。
野鳥窺華袞,春壺勞耦耕。
枕前雙鴈沒,雨外一川晴。
解組金龜重,調(diào)琴赤鯉驚。
雖懷安石趣,豈不為蒼生。
注釋參考
解組
猶解綬?!读簳ぶx朏傳》:“雖解組昌運,實避昏時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和酬裴君見過》:“我昨謝銅章,解組猶脫屣。” 元 張可久 《慶東原·次馬致遠先輩韻》曲:“解組 漢 朝,尋詩 灞橋 ,策杖 臨皋 ?!?清 周亮工 《祭建寧司李君碩孫公文》:“午未之間,余以內(nèi)召北行,中讒解組,載入 閩中 ,困于鉗網(wǎng)?!?/p>
金龜
(1).黃金鑄的龜紐官印。 漢 代皇太子、列侯、丞相、大將軍等所用。見《漢官儀》卷下、《漢舊儀補遺》卷上。后泛指高官之印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王仲宣誄》:“金龜紫綬,以彰勛則?!?唐 盧照鄰 《失群雁》詩:“金龜全寫 中牟 印,玉鵠當變 萊蕪 釜?!?元 薩都剌 《再贈李溉之學(xué)士》詩:“笑擲金龜上酒船,不須圖像在 凌煙 。” 唐 權(quán)德輿 《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》詩:“角巾華髮忽自遂,命服金龜君更與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西市認母》:“珮玎咚,腰掛金龜,近天顏,談道經(jīng)幃?!?/p>
(2). 唐 代官員的一種佩飾。 唐 初,內(nèi)外官五品以上,皆佩魚袋。 武后 天授 元年,改內(nèi)外官佩魚為佩龜。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,四品用銀飾,五品用銅飾。 中宗 初罷龜袋,復(fù)佩魚。
(3).指所佩雜玩之物。 唐 李白 《對酒憶賀監(jiān)》詩序:“太子賓客 賀公 ,於 長安 紫極宮 一見余,呼余為‘謫仙人’,因解金龜,換酒為樂?!?王琦 注:“金龜蓋是所佩雜玩之類,非 武后 朝內(nèi)外官所佩之金龜。” 明 何景明 《過寺中飲贈張元德侍御》詩:“腰下金龜在,明朝付酒壚。” 明 徐渭 《賀知章乞鑒湖一曲圖》詩:“幸有雙眸如 鏡水 ,一逢 李白 解金龜?!?/p>
調(diào)琴
彈琴。《漢書·揚雄傳上》:“陰陽清濁穆羽相和兮,若 夔 牙 之調(diào)琴?!?唐 鄭谷 《獻制誥楊舍人》詩:“窗下調(diào)琴鳴遠水,簾前睡鶴背秋燈。”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何處調(diào)琴,惺惺地把醉魂呼醒?”
赤鯉
赤色鯉魚。傳說中仙人所騎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一:“ 琴高 , 趙 人也。能鼓琴。為 宋康王 舍人。行 涓 彭 之術(shù),浮游 冀州 、 涿郡 間,二百餘年。后辭入 涿水 中,取龍子。與諸弟子期之曰:‘明日皆潔齋,候於水旁,設(shè)祠屋?!顺圊庺~出,來坐祠中?!?唐 李白 《九日登山》詩:“赤鯉涌 琴高 ,白龜?shù)?馮夷 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小姑》詩:“初學(xué)水仙騎赤鯉,竟尋山鬼從文貍?!?/p>
歐陽修名句,逸老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美女快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