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傳榆試火,高照宮燭
出自宋代盧祖皋《錦園春三犯(賦海棠)》:
醉痕潮玉。
愛柔英未吐,露叢如簇。
絕艷矜春,分流芳金谷。
風梳雨沐。
耿空抱、夜闌清淑雪獅兒。
杜老情疏,黃州賦冷,誰憐幽獨。
。
玉環(huán)睡醒未足。
記傳榆試火,高照宮燭。
錦幄風翻,渺春容難續(xù)。
迷紅怨綠。
漫惟有、舊愁相觸。
一舸東游,何時更約,西飛鴻鵠。
注釋參考
記傳
歷史傳記?!逗鬂h書·盧植傳》:“與諫議大夫 馬日磾 、議郎 蔡邕 、 楊彪 、 韓説 等并在 東觀 ,校中書《五經(jīng)》記傳,補續(xù)《漢記》?!?南朝 梁 僧祐 《<釋迦譜>序》:“爰自降胎,至于分塔,瑋化千條,靈瑞萬變,并義炳經(jīng)典,事盈記傳?!?唐 許堯佐 《五經(jīng)閣賦》:“櫺檻風來,動蕓香之苾苾;綺疎日映,見鉛槧之纍纍,覽彼縑湘,請披記傳?!?/p>
高照
(1).指燭臺?!敦ポd繁華夢》第二回:“那妝匳到時, 周有成 打開閨儀録一看,不過是香案高照、檯椅半副、馬胡兩張。”
(2).指燈籠。 清 唐訓方 《里語徵實》卷中下:“ 明孝宗 詔論大小官員,日間宴會,荒廢政事,夜晚飲酒,燈籠導送。今用高照本此?!?/p>
(3).高掛在長桿上的通告。 魯迅 《朝花夕拾·五猖會》:“過了許久,高照到了,長竹竿揭起一條很長的旗,一個汗流浹背的胖大漢用兩手托著?!?/p>
宮燭
宮廷中所用的蠟燭。 唐 韓愈 《答張徹》詩:“梅花 灞水 別,宮燭 驪山 醒?!?宋 黃庭堅 《謝送碾壑源揀牙》詩:“中人傳賜夜未央,雨露恩光照宮燭?!?元 虞集 《丁卯禮部考試次韻》之一:“三年重得同清夜,宮燭風簾見月高。”
盧祖皋名句,錦園春三犯(賦海棠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少兒版四大名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