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文同《誰氏子》:
縹緲誰氏子,學道要長仙。
人世豈不樂,何苦求上天。
反首顧我語,子豈得謂賢。
智如撲燈蛾,甘就膏火煎。
注釋參考
縹緲
縹緲,縹乎,縹縹 (piāomiǎo,piāohū,piāopiāo) 隱隱約約,若有若無 dimly discernible誰氏
何人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三○引 唐 薛用弱 《集異記補編·永清縣廟》:“見荒廟巋然,土偶羅列,無門榜牌記,莫知誰氏,訪之邑吏,但云 永清大王 而已?!?/p>
道要
(1).大要;最主要的方面?!豆茏印と畏ā罚骸笆ゾ齽t不然,守道要,處佚樂,馳騁弋獵,鐘鼓竽瑟,宮中之樂,無禁圉也。不思不慮,不憂不圖,利身體,便形軀,養(yǎng)壽命,垂拱而天下治?!薄痘茨献印ぴ烙枴罚骸凹捕粨u,遠而不勞,四支不動,聰明不損,而知八紘九野之形埒者何也?執(zhí)道要之柄,而游於無窮之地?!?/p>
(2).道教的要義。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張道陵》:“ 陵 謂諸弟子曰:‘有人能得此桃實,當告以道要?!?唐 錢起 《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(xiāng)省侍》詩:“幾年深道要,一舉過賢關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訪道仙翁》:“向蒙尊師許授道要,面訂后期,今弟子已脫世塵,游身物外,入道此其時矣。”
(3).某種學說的精義。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布衣入館》:“制曰:‘爾學有師承,親聞道要,藴櫝既久,聲實自彰?!?宋 張繹 《寄友人》詩:“六經(jīng)乃道要,無以利心求?!?清 陳確 《別劉伯繩序》:“期以開示來學,發(fā)明道要而止?!?/p>
(4).指治國的要務。 漢 王逸 《九思·疾世》:“訪 太昊 兮道要,云靡貴兮仁義?!?唐 馮萬石 《對求賢策》:“拜輶軒於受命之初,希俊賢於御極之首,茲乃 羲 軒 之志, 堯 禹 之心,勤求道要,實所望清光哉?”
文同名句,誰氏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完美滑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