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斑竹》:
濃綠疏莖繞湘水,春風(fēng)抽出蛟龍尾。
色抱霜花粉黛光,枝撐蜀錦紅霞起。
交戛敲欹無俗聲,滿林風(fēng)曳刀槍橫。
殷痕苦雨洗不落,猶帶湘娥淚血腥。
裊娜梢頭掃秋月,影穿林下疑殘雪。
我今慚愧子猷心,解愛此君名不滅。
注釋參考
湘水
即 湘江 。 漢 東方朔 《七諫·哀命》:“測 汨羅 之 湘水 兮,知時固而不反?!?唐 杜甫 《建都十二韻》:“永負(fù) 漢 庭哭,遙憐 湘水 魂?!?魯迅 《湘靈歌》:“昔聞 湘水 碧如染,今聞 湘水 胭脂痕。”
春風(fēng)
春風(fēng) (chūnfēng) 春天的風(fēng) spring breeze 春風(fēng)十里揚(yáng)州路,卷上珠簾總不如。——杜牧《贈別》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(huán)境 with smile龍尾
(1).星宿名。即箕宿,二十八宿之一。居?xùn)|方蒼龍七宿之末,故稱。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童謡云:‘丙之晨,龍尾伏辰,均服振振,取 虢 之?dāng)?。’?杜預(yù) 注:“龍尾,尾星也?!?漢 張衡 《天象賦》:“歷龍尾以及箕,跨北 燕 而在茲。”
(2).謙稱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。典出《三國志·魏志·華歆傳》“ 華歆 字 子魚 , 平原 高唐 人也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 歆 與 北海 邴原 、 管寧 俱游學(xué),三人相善,時人號三人為‘一龍’, 歆 為龍頭, 原 為龍腹, 寧 為龍尾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九引《朱草衣詩》:“自慚龍尾非名士,肯把豬肝累使君?” 王國維 《送日本狩野博士游歐洲》詩:“幸免 仲叔 累豬肝,頗覺 幼安 慚龍尾。”
(3).草名。烏蘞莓的別名?!稜栄拧め尣荨贰鞍翁d葛” 晉 郭璞 注:“似葛,蔓生,有節(jié), 江 東呼為龍尾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烏蘞莓》:“俗名五爪龍, 江 東呼龍尾。”
(4).硯名。亦泛指硯。 宋 蘇軾 《龍尾硯歌》:“君看龍尾豈石材,玉德金聲寓於石?!?清 錢謙益 《贈硯》詩:“紫純端硯鎮(zhèn)書樓,牛后真令龍尾羞。” 清 蔣士銓 《一片石·宴閣》:“取麟毫麝煤龍尾鳳箋來?!?/p>
(5).河堤防洪之物。伐大樹連梢,置之堤旁。 元 歐陽玄 《河防記》:“隄前置龍尾大埽,龍尾者,伐大樹連梢繫之隄旁,隨水上下,以破嚙岸浪者。”
(6).古國名。 南詔 的別稱?!缎绿茣つ闲U傳上·南詔上》:“ 南詔 ,或曰 鶴拓 、曰 龍尾 ……本 哀牢夷 ,后烏蠻別種也?!眳⒁姟?南詔 ”。
(7).盤旋而上的甬道。自上望下,宛如龍尾下垂,故稱。 漢 袁康 《越絕書·外傳記吳地傳》:“ 無錫 西龍尾陵道者, 春申君 初封 吳 所造也。”《隋書·酷吏傳·崔弘度》:“ 弘度 妹先適 迥 子為妻,及破 鄴城 , 迥 窘迫升樓, 弘度 直上龍尾追之?!薄顿Y治通鑒·陳宣帝太建十二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曰:“筑道陂陀以上城,其道下附於地,若龍垂尾然,故曰龍尾。”
(8).指宮殿前呈斜坡狀的甬道。 唐 白居易 《醉后走筆酬劉五主簿長句》:“步登龍尾上虛空,立去天顏無咫尺?!?清 錢謙益 《天啟乙丑五月奉詔削籍南歸》詩:“趁朝龍尾還如夢,穩(wěn)臥牛衣得此生?!?錢曾 箋注:“ 宋敏求 《長安志》:鐘樓鼓樓殿左右,有砌道盤上,謂之龍尾道。 李上交 《近事會元》: 含元殿 側(cè)有龍尾道,自平階至地,凡詰曲七轉(zhuǎn),由 丹鳳門 北望,宛如龍尾下垂於地焉?!?/p>
佚名名句,斑竹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