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散亦知元有數(shù),死生豈料不相聞
出自宋代陸游《出蜀十九年故交零落》:
西游邂逅得諸君,落筆千言酒百分。
聚散亦知元有數(shù),死生豈料不相聞!平羌空憶吟江月,小益何由度棧云?一事與君聊自{1*1}慰,兒曹或可付斯文。
注釋參考
聚散
聚散 (jùsàn) 會聚與分散 meeting and parting 人生聚散無常有數(shù)
有數(shù) (yǒushù) 知道怎么回事,有信心 know how things stand and feel confident of handing them 他嘴上不說,但心中有數(shù) 有數(shù) (yǒushù) 數(shù)目不多 not many;only a few 有數(shù)的幾天死生
(1).死亡和生存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原始反終,故知死生之説。”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》:“今死生榮辱,貴賤尊卑,此時不再至,愿公詳計而無與俗同。” 宋 蘇軾 《題文與可墨竹》詩:“誰云死生隔,相見如 龔 隗 。”
(2).猶言盈虧、消長?!秾O子·虛實》:“故五行無常勝,四時無常位,日有長短,月有死生?!?/p>
(3).殺生?!秶Z·越語下》:“死生因天地之刑?!?韋昭 注:“死,殺也。”
(4).偏義復詞。指生命。 唐 杜甫 《房兵曹胡馬》詩:“所向無空闊,真堪託死生?!?/p>
(5).偏義復詞。指死亡。 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戰(zhàn)士軍前半死生,美人帳下猶歌舞?!?宋 蘇軾 《侄安節(jié)遠來夜坐》詩之二:“畏人默坐成癡鈍,問舊驚呼半死生?!?/p>
相聞
(1).彼此都能聽到。極言距離之近?!独献印罚骸班弴嗤?,雞犬之聲相聞?!?晉 陶潛 《桃花源記》:“阡陌交通,雞犬相聞。” 宋 蘇軾 《表忠觀碑》:“四時嬉游,歌舞之聲相聞?!?mao{1~1}澤{1*1}東 《西江月·井岡山》詞: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頭鼓角相聞?!?/p>
(2).互通信息;互相通報?!逗鬂h書·隗囂傳》:“自今以后,手書相聞,勿用傍人解構(gòu)之言?!薄毒劳ㄑ浴す饐T外途窮懺悔》:“有十餘年不相聞了,何期今日得遇?”《清史稿·諸王傳三·貝子彰泰》:“將軍 蔡毓榮 調(diào)遣 漢 兵,今進取 貴州 ,若不相聞,恐礙軍機?!?/p>
陸游名句,出蜀十九年故交零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主題圖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