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喜形骸今我有,枉將名字與人知
出自宋代蘇轍《初成遺老齋待月軒藏書室三首其一遺老齋》:
老人身世兩相遺,綠竹青松自蔽虧。
已喜形骸今我有,枉將名字與人知。
往還但許鄰家父,問訊才通說法師。
燕坐蕭然便終日,客來不識我為誰。
注釋參考
形骸
形骸 (xínghái) 形體(多指人的) the human skeleton or body名字
名字 (míngzi) name 人的稱號。古人不僅有“名”,而且有“字”。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個月后由父親命“名”,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,并取“字”;女子十五歲許嫁,舉行笄禮,并取“字” 事物的名稱 一所學(xué)校的名字與人
合乎民意取得人心。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持盈者與天,定傾者與人,節(jié)事者與地?!?韋昭 注:“與人,取人之心也?!薄豆茏印ば蝿荨罚骸俺譂M者與天,安危者與人?!?尹知章 注:“能安危者,則與人合?!?/p>
蘇轍名句,初成遺老齋待月軒藏書室三首其一遺老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