枝條上掛蜺連蜷,劫火不壞其天全
出自宋代王邁《惠安賴惟允汝恭乞崇清老椿芳桂四大字為賦二》:
混元盤古為之母,汗漫安期為這友。
枝條上掛蜺連蜷,劫火不壞其天全。
雷雨不驚其生厚,春秋巧歷莫能知,知我者有蒙垃叟,君持此物為親壽。
老陳作字光摩斗,人兮椿兮共長久。
注釋參考
枝條
枝條 (zhītiáo) 同“枝 1 ” branch連蜷
長曲貌?!冻o·九歌·云中君》:“靈連蜷兮既留,爛昭昭兮未央?!薄段倪x·揚(yáng)雄<甘泉賦>》:“蛟龍連蜷於東厓兮,bai{1*1}虎敦圉乎 崑崙 。” 李善 注:“連蜷,長曲貌也。” 清 黃景仁 《詠懷》:“桂樹生空山,柯榦何連蜷?!?/p>
連踡:猶連卷?!读簳ね躞迋鳌罚骸?約 製《郊居賦》,構(gòu)思積時(shí),猶未都畢,乃要 筠 示其草, 筠 讀至‘雌霓連踡’, 約 撫掌欣抃曰:‘僕嘗恐人呼為霓?!?唐 盧照鄰 《釋疾文》:“未攀偃蹇桂,一臂連踡;不學(xué) 邯鄲 步,兩足匍匐?!?/p>
劫火
亦作“刧火”。亦作“刦火”。亦作“刼火”。1.佛教語。謂壞劫之末所起的大火?!度释踅?jīng)》:“劫火洞然,大千俱壞。” 唐 張喬 《興善寺貝多樹》詩:“永共 終南 在,應(yīng)隨劫火燒?!?宋 李綱 《次韻丹霞錄示羅疇老唱和詩》:“刧火洞燒時(shí),自有安身處。”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》附錄《晉王大令保母帖》:“千年鬱鬱閟重泉,蹔出還隨刦火煙。” 清 龔自珍 《懺心》詩:“佛言刼火遇皆銷,何物千年怒若潮?” 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一分第一章:“釋子又常謂 東方朔 言及刧火,已知佛法?!?/p>
(2).借指兵火。 清 顧炎武 《恭謁天壽山十三陵》詩:“ 康 昭 二明樓,并遭劫火亡?!?清 納蘭性德 《南歌子·古戍》詞:“何年劫火賸殘灰,試看英雄碧血滿 龍堆 。”
天全
(1).謂保全天性。 宋 蘇軾 《李行中秀才醉眠亭》詩之一:“已向閑中作地仙,更於酒里得天全?!?/p>
(2).謂天然渾成,無斧鑿雕飾之跡。 金 王若虛 《滹南詩話》卷中:“﹝ 東坡 ﹞集中,次韻者幾三分之一,雖窮極伎巧,傾動(dòng)一時(shí),而害於天全多矣。” 明 高啟 《太湖石》詩:“又嗟此石何獻(xiàn)巧,自召鑿取虧天全?!?/p>
王邁名句,惠安賴惟允汝恭乞崇清老椿芳桂四大字為賦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