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杜甫《夔州歌十絕句》
中巴之東巴東山,江水開辟流其間。
白帝高為三峽鎮(zhèn),夔州險過百牢關。
白帝夔州各異城,蜀江楚峽混殊名。
英雄割據非天意,霸主并吞在物情。
群雄競起問前朝,王者無外見今朝。
比訝漁陽結怨恨,元聽舜日舊簫韶。
赤甲白鹽俱刺天,閭閻繚繞接山巔。
楓林橘樹丹青合,復道重樓錦繡懸。
瀼東瀼西一萬家,江北江南春冬花。
背飛鶴子遺瓊蕊,相趁鳧雛入蔣牙。
東屯稻畦一百頃,北有澗水通青苗。
晴浴狎鷗分處處,雨隨神女下朝朝。
蜀麻吳鹽自古通,萬斛之舟行若風。
長年三老長歌里,白晝攤錢高浪中。
憶昔咸陽都市合,山水之圖張賣時。
巫峽曾經寶屏見,楚宮猶對碧峰疑。
武侯祠堂不可忘,中有松柏參天長。
干戈滿地客愁破,云日如火炎天涼。
閬風玄圃與蓬壺,中有高堂天下無。
借問夔州壓何處,峽門江腹擁城隅。
注釋參考
赤甲
(1).紅色的甲。古代讖緯家謂為帝王受命的祥瑞。語本《尚書中候》:“龍馬銜甲,赤文緑色,甲似龜背,袤廣九尺,上有列宿斗正之度,帝王録紀興亡之數?!币?杜預 《〈春秋經傳集解〉序》“鳳鳥不至, 河 不出圖” 唐 孔穎達 疏引。 唐 陳子昂 《為陳御史上奉和秋景觀競渡詩表》:“青云出 洛 ,爰開受命之符;赤甲榮 河 ,終御興王之寶?!?/p>
(2).亦作“ 赤岬 ”。山名。在 四川 奉節(jié) 東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江水一》:“ 江水 又東逕 赤岬城 西,是 公孫述 所造,因山據勢,周迴七里一百四十步,東高二百丈,西北高千丈,南連基 白帝山 ,甚高大,不生樹木,其石悉赤。土人云如人袒胛,故謂之 赤岬山 。” 唐 杜甫 《赤甲》詩:“卜居 赤甲 遷居新,西見 巫山 楚 水春?!?清 王士禛 《登白帝城》詩:“ 赤甲 白鹽 相向生,丹青絶壁鬭崢嶸。”
白鹽
(1).即食鹽。《南史·周颙傳》:“衛(wèi)將軍 王 儉 謂 顒 曰:‘卿山中何所食?’ 顒 曰:‘赤米白鹽,緑葵紫蓼?!?/p>
(2).山名。在 四川省 奉節(jié)縣 東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·江水一》:“山上有神淵,淵北有白 鹽崖 ,高可千餘丈,俯臨神淵。土人見其高白,故因名之?!?唐 杜甫 《入宅》詩:“奔峭背 赤甲 ,斷崖當 白鹽 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 白鹽 古戍烽, 赤甲 嚴關柝?!?/p>
刺天
(1).直入云天,謂極高。 晉 木華 《海賦》:“巨鱗插云,鬐鬣刺天?!?唐 杜甫 《夔州歌十絕句》之四:“ 赤甲 白鹽 俱刺天,閭閻繚繞接山巔?!?仇兆鰲 注:“刺天,言山勢之高。”
(2).沖入天空。多喻名位遽升。 唐 韓愈 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子之視人,自以無前;一斥不復,羣飛刺天?!?宋 陳師道 《次韻答學者》:“行地徑須先八駿,刺天終不羨餘飛?!?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四:“郎官 馬子約 題詩法堂壁間曰:‘十年衰病臥林泉,鵷露羣飛競刺天。黃紙除書猶到汝,固知清世不遺賢。’”
閭閻
(1).里巷內外的門。后多借指里巷?!妒酚洝て綔蕰罚骸笆亻傞愓呤沉蝗猓瑸槔粽唛L子孫,居官者以為姓號?!?唐 白居易 《湖亭望水》詩:“岸沒閭閻少,灘平船舫多。” 清 薛福成 《應詔陳言疏》:“以臣所見,閭閻十室九空,而百物昂貴,小民奔走拮據,艱於生計?!?/p>
(2).泛指民間?!妒酚洝ら死镒痈拭袀髡摗罚骸?甘茂 起 下蔡 閭閻,顯名諸侯,重彊 齊 楚 ?!薄读簳ぬ幨總鳌ず呜贰罚骸绊曊邔W業(yè)淪廢,儒術將盡,閭閻搢紳,尠聞好事。” 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五:“皆言衣食于官久,不愿為農,又皆習弓刀,一旦散之閭閻,必皆為盜賊?!?章炳麟 《駁建立孔教議》:“未嘗普施閭閻,貤及謡俗?!?/p>
(3).借指平民?!妒酚洝だ钏沽袀髡摗罚骸?李斯 以閭閻歷諸侯,入事 秦 。” 唐 劉禹錫 《同州謝上表》:“閭閻凋瘵,遠近共知?!?孫中山 《軍政府宣言》:“以衛(wèi)國保種自任,戰(zhàn)士不愛其命,閭閻不惜其力,則革命可成?!?/p>
繚繞
繚繞 (liáorào) 一圈圈向上飄起 curl up;wind around 炊煙繚繞 事情結束后延續(xù)存在 persist 余音繚繞山巔
亦作“ 山顛 ”。山頂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高唐賦》:“仰視山顛,肅何千千?!薄对姟ば⊙拧u漸之石》“維其卒矣” 漢 鄭玄 箋:“卒者崔巍也。謂山巔之末也?!?唐 杜甫 《夔州歌十絕句》之四:“ 赤甲 白鹽 俱刺天,閭閻繚繞接山巔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懷舊》:“山顛喬木雖略負日腳,而山趺之田禾已受夜氣。” 蕭乾 《初冬過三峽》:“過 瞿塘峽 ,山巔積雪跟云絮幾乎羼在一起?!?/p>
杜甫名句,夔州歌十絕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